陈佳妮 作品数:5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Miseq法纳豆冻干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抗生素近年来被滥用,它抑制或杀死微生物使得机体菌群失调。因此找出一种抗生素的安全有效替代物非常有必要,而益生菌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物。本研究以纳豆冻干粉为原料,正常小鼠和肠道菌群失衡小鼠为动物试验模型,采用体内灌胃试验和Miseq方法研究纳豆冻干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分析多样本间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单样本属水平上的分类情况;分析纳豆芽孢杆菌及益生菌、致病菌的菌数变化情况。预期的研究结果为揭示纳豆芽孢杆菌的肠道菌群调节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人类健康和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占旺 王素贞 吴高峰 吴少福 黄永平 陈佳妮关键词:肠道菌群 多样性 鲜湿米粉微波处理后的储藏品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9 2018年 为延长鲜湿米粉货架期,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鲜湿米粉储藏品质的影响,将鲜湿米粉经600 W微波功率处理73 s后,与未经微波处理的对照组一同于28℃储藏。结果表明,鲜湿米粉在储藏过程中感官、含水量、L*值、a*值和蒸煮吸水率总体呈下降趋势,b*值、蒸煮损失率、菌落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则先增大后减小。对照组储藏36 h时,感官得分较差,仅为42.28,而处理组60 h时为63.57,仍保持较好感官品质;对照组24 h时,蒸煮吸水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7.98%和2.43%,与处理组60 h时蒸煮品质类似,分别为43.88%和2.76%;对照组12 h时菌落总数达到5.9×106CFU/g,超过标准限量(8.0×104CFU/g),而处理组在36 h时达到7.5×105CFU/g,超过限量要求。综上所述,微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延缓鲜湿米粉储藏品质劣变。 黄永平 黄占旺 黄占旺 万亮 王素贞 王素贞 陈佳妮 周明关键词:微波处理 储藏品质 应用表型和基因型分析28℃鲜湿米粉中主要优势菌 被引量:6 2017年 为研究鲜湿米粉中的优势菌,本文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16S r DNA技术对28℃条件下鲜湿米粉的腐败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了解鲜湿米粉贮藏期间的优势菌群与主要优势菌。结果表明,鲜湿米粉在28℃条件下,1 d后其菌落总数超过限量要求,2 d后感官出现明显腐败变质;经表型鉴定表明,其优势菌群包括肠杆菌科、乳酸菌、芽孢杆菌属,经基因型鉴定表明,肠杆菌属是导致鲜湿米粉腐败变质的主要优势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肠杆菌科占所有菌相的51.3%,是造成鲜湿米粉腐败变质的主要优势菌。 黄永平 黄占旺 万亮 王素贞 陈佳妮 杨鼎超 周明关键词:优势菌 RDNA 肠杆菌属 纳豆粉与红曲粉组合对高脂小鼠的降脂效果 被引量:5 2018年 以纳豆冻干粉、红曲粉的复合物为原料,采用脂肪乳剂灌胃雌性昆明小鼠建立高脂模型。按小鼠体重水平均衡分为8组,其中7组以高脂小鼠为模型,另1组以灌胃生理盐水小鼠为对照。不同浓度组合的复合物(200 mg/m L纳豆粉、100 mg/m L红曲粉、100 mg/m L纳豆粉+25 mg/m L红曲粉、100 mg/m L纳豆粉+100 mg/m L红曲粉、200 mg/m L纳豆粉+25 mg/m L红曲粉、200 mg/m L纳豆粉+100 mg/m L红曲粉)按照剂量进行分组灌胃,灌胃期间观察小鼠的形态和体重变化,灌胃期结束后测定小鼠的器官指数肝体比、脂肪系数、血清脂质水平变化和肝脏中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纳豆粉与红曲粉复合物(200 mg/m L纳豆粉+100 mg/m L红曲粉)能够极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C水平(p<0.01),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TG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肝脏TC、TG水平(p<0.05),发挥降脂作用。因此纳豆粉与红曲粉组合具有辅助降低小鼠血脂作用,从而促进小鼠降脂活性功能的效果。 王素贞 黄占旺 黄永平 陈佳妮关键词:脂肪乳剂 脂质水平 纳豆芽孢杆菌胞壁肽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结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究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肽聚糖提取工艺及其结构,本实验以纳豆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然后经三氯乙酸、乙酸钠、氯仿、甲醇、胰蛋白酶处理等操作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肽聚糖并对其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的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得率为45.8%,纯化后得到的肽聚糖得率为8.5%。所得纳豆芽孢杆菌胞壁肽聚糖中总糖占39.77%,蛋白质占54.47%,总脂含量占4.5%。溶菌酶溶解实验9 h后眼观变为澄清。经红外光谱(IR)和高效液相分析提取的肽聚糖样本与肽聚糖已知结构特征相一致。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经溶菌酶水解后的肽聚糖分子量约为60 ku。 陈佳妮 黄占旺 王素贞 石福磊 黄永平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 肽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