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头痛
  • 11篇偏头痛
  • 11篇疗效
  • 7篇疗效观察
  • 5篇头痛患者
  • 5篇偏头痛患者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血清
  • 4篇抑郁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3篇电图
  • 3篇血浆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治疗偏头痛
  • 3篇神经元
  • 3篇神经元特异性
  • 3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27篇郧阳医学院附...
  • 10篇十堰市人民医...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赵斌
  • 15篇席刚明
  • 15篇王世凤
  • 6篇周少华
  • 5篇董军立
  • 4篇刘瑞华
  • 4篇董久耀
  • 4篇庄凤娟
  • 4篇章军建
  • 4篇秦碧勇
  • 4篇陈涛
  • 4篇贺勇
  • 3篇卫青云
  • 3篇王晓燕
  • 3篇邓晓玲
  • 3篇姚凤春
  • 2篇毛娅妮
  • 2篇柯尊宇
  • 2篇汪健
  • 2篇王仲霞

传媒

  • 4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康复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老年保健...
  • 2篇实用神经疾病...
  • 2篇湖北省神经科...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SQI总分及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使用睡眠药物、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等因子分降低更明显。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症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赵斌董久耀王仲霞刘瑞华周少华
关键词:失眠症脑电生物反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64例和28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狭窄组患者血清H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血清H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指标。
邓晓玲赵斌周少华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颈动脉狭窄
电针干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方法:①选择2004-08/2005-10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入院距发病时间3~24h,经CT及MRI明确诊断,出血量<40mL;均对治疗方案和检测指标知情同意。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和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②对照组仅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G6805-2A)治疗2个疗程,针刺以头针为主(选穴以水沟、太阳、百汇、风府、哑门、上星为主),体针为辅(取穴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风市、昆仑),均取患侧。电针参数疏密波,留针20~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间隔3d后进行下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分45分,神经功能缺损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疗效判定:基本恢复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显效率(%)=(基本恢复患者数+显著进步患者数)/患者总数×100%。按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提供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酶联免疫分析测定盒说明书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④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53%,χ2=4.800,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19.6±7.8),(18.8±6.7)分,P>0.05],治疗2和4周后明显降低[治疗组:(15.8±6.2),(11.5±3.5)分;对照组:(16.6±6.4),(13.6±4.4)分,F=46.352,22.547,P<0.01,0.05]�
赵斌刘瑞华王振林
关键词:电针
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效果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对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效果。方法:将65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组(34例)和普萘洛尔组(31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头痛发作天数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头痛发作天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组同普萘洛尔组相比,前者头痛发作程度、头痛发作天数较后者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萘洛尔、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较好的作用,托吡酯联合普萘洛尔较单独使用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效果更好。
陈涛席刚明周少华赵斌
关键词:偏头痛托吡酯普萘洛尔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脑出血组和对照组的血清NSE水平,分别比较两组及不同出血量的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水平。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出血量≥30ml者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出血量<30ml者(P<0.001)。结论血清NSE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出血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周少华虞曙霞岳炫烨赵斌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出血量
血管性痴呆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04-02/2005-12期间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血管性痴呆组患者38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按文化程度,文盲≤17分,小学文化(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学及以上文化(教育年限>6年)≤24分);对照组为同期收治非痴呆脑梗死患者40例(均经脑CT证实)。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所有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由接受培训的专职人员对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量表评分,评分在入院后24h内完成,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划分血管性痴呆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和非痴呆脑梗死对照组患者40例均测得各项指标,并完成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0.9±0.4),(1.3±0.3)μg/L,t=5.0129,P=0.0000];[T4:(92.9±26.4),(110.2±28.7)μg/L,t=2.7666,P=0.0071];[FT3:(3.9±1.8),(7.2±2.1)pmol/L,t=7.4336,P=0.0000],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9.57±7.12),(24.53±4.98)μmol/L,t=3.6377,P=0.0005];两组间FT4(游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轻、中、重不同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之间的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T3:(4.7±0.4),(3.5±0.5),(3.1±0.3)pmol/L,F=32.4,P=0.0000];[T3:(1.0±0.2),(0.9±0.1),(0.8±0.1)μg/L,F=5.91,P=0.006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6.52±4.84),(29.59±5.56),(32.71±6.17)μmol/L,F=3.59,P=0.0380];T4(甲状腺素)、FT4(游�
赵斌章军建王世凤陈光辉胡发云
关键词:痴呆甲状腺素半胱氨酸
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症睡眠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68例失眠症患者均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多导睡眠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治疗2周后,睡眠总时间延长,潜伏期明显缩短,S3、S4期睡眠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能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使其达到生理性睡眠。
姚凤春王仲霞赵斌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失眠症睡眠脑电图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5例疗效观察
2006年
赵斌章军建秦碧勇王世凤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米氮平老年性抑郁副作用PSD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及相关因素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40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EPQ)调查。比较2组防御机制的不同,以及防御机制与个性特征和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均分[分别为(5.17±1.25)分和(5.56±1.52)分]高于正常对照组[(3.54±1.07)分和(3.04±1.01)分],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4.31±1.09)分]低于对照组[(5.56±1.1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回避、隔离、投射、被动攻击、躯体化等防御机制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N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结果:AN患者神经质标准分(sN)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向标准分(sE)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AN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以及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的使用显著相关。结论 AN患者更多使用回避、投射、被动攻击、躯体化等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并与个性缺陷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可能是AN患者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也是心理治疗中应该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
赵斌王世凤张琼席刚明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血肿扩大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对其中出现血肿扩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54例(28.1%),血肿扩大可能与手术时机、手术前后血压水平、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应在出血6h后进行,手术前后控制患者的收缩压,控制抽吸的力量和速度,抽吸血量控制在40%以内有助于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赵斌贺勇王世凤
关键词:血肿扩大微创清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