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学文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质
  • 2篇3D打印
  • 1篇等效
  • 1篇等效模型
  • 1篇血供
  • 1篇循证
  • 1篇训练伤
  • 1篇腰椎
  • 1篇腰椎融合
  • 1篇腰椎融合术
  • 1篇增生
  • 1篇诊疗指南
  • 1篇融合术
  • 1篇熔融沉积
  • 1篇熔融沉积制造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桥接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六七二...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甘学文
  • 5篇熊鹰
  • 1篇唐佩福
  • 1篇赵烽
  • 1篇侯志勇
  • 1篇杨宏锟
  • 1篇李明
  • 1篇张里程
  • 1篇陈华
  • 1篇柳百炼
  • 1篇聂中华
  • 1篇吴中雄
  • 1篇余斌
  • 1篇普淇
  • 1篇陆继鹏
  • 1篇张仲子
  • 1篇张浩
  • 1篇张英泽
  • 1篇聂宇
  • 1篇耿承奎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构建“等效模型”快速验证个性化骨模型的精确度
2024年
背景:目前个性化骨模型精确度的验证通常是通过配对t检验或组内相关系数等方法来进行,但这类方法往往需要制作大批量模型,不能满足个性化模型即时使用的需求。目的:探讨构建“等效模型”快速验证个性化骨模型精确度的可行性。方法:随机获取3例成年人骨骼CT影像并进行重建,运用3D打印制作个性化骨模型,再将个性化骨模型进行CT扫描并重建,使用Mimics对比重建模型和骨骼CT影像。运用Geomagic Studio对个性化骨模型CT影像的重建模型与骨骼CT影像的重建模型进行拟合偏差分析。对照骨骼CT影像的重建模型上所标注的测量位置和尺寸,对3D打印的个性化骨模型进行实物测量,并计算误差。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对比骨骼CT影像的重建模型与骨骼CT图像,二者在解剖结构和形态上相符,轮廓几乎重合;②通过拟合偏差分析,标准偏差依次为0.176,0.226,0.143 mm,所有结果均<0.25 mm;③通过实物测量并计算,相对误差均数依次为0.44%,0.21%,0.13%,所有结果均在5%的误差范围之内;④通过骨骼CT影像重建的模型符合制作个性化骨模型的基本条件;所构建的等效模型是符合临床需求和设计要求的,使用等效模型方法快速验证个性化骨模型精确度是可行的;⑤此方法可为个性化骨模型精确度的验证提供针对性强、验证迅速的途径,与常规配对t检验或组内相关系数等方法相比可缩短验证时间,能够达到提供临床即时使用的目的。
张爱丽黄家峥樊文李沂桓李爽甘学文熊鹰
关键词:等效模型3D打印熔融沉积制造聚乳酸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30例。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超声骨密度值测定<-2.5)。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及硬膜损伤,骨水泥无严重渗漏,术后复查X线、CT显示骨水泥分布均匀。随访10~21个月,平均(16±2.11)个月,神经受压症状均得到改善。VAS评分术前(7.01±1.44)、术后6个月随访为(3.00±0.57)、末次随访为(2.23±1.19);JOA评分术前为(9.98±5.64)、术后6个月随访为(17.99±1.41)、末次随访为(18.42±1.47);ODI评分术前为(0.64±0.24)、术后6个月为(0.27±0.07)、末次随访为(0.22±0.09)。三项评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或CT显示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间融合器无下沉,椎间融合满意,融合率为86.7%。结论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能够提高螺钉对伴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的握持力,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保证较高的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严小康甘学文聂宇聂中华左云周
关键词: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腰椎融合术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新生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对照组,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有效提供骨折端稳定、避免应力遮挡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陆继鹏熊鹰李群辉吴中雄赵烽柳百炼甘学文普淇张仲子杨宏锟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装置
3D打印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在骨盆手术中,骨盆结构复杂、术区暴露困难、可视性差一直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随着材料科学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在骨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骨盆手术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包括:(1)构建三维解剖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制定最佳手术方案;(2)3D打印导板促进骨盆手术微创化、简单化;(3)骨盆肿瘤治疗中,3D打印定制多孔结构的假体解决骨盆肿瘤等复杂不规则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
李焕龙耿承奎陈帅甘学文熊鹰
关键词:3D打印骨盆假体
足底筋膜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是引起足底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表现为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时足底足跟剧烈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然而该病病因尚不明确,通过对其发病相关的内在与外在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指导预防策略、早期进行科学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对可能引起PF的相关危险因素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潇张珑张浩甘学文甘学文熊鹰
关键词:足底筋膜炎骨质增生训练伤病因分析
跟腱断裂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被引量:17
2022年
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跟腱断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跟腱断裂的认识不断提高,诊疗手段也不断进步,然而跟腱断裂的最佳诊疗方法却存在很多争议,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对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本指南,力争全面分析总结当前研究成果,为跟腱断裂诊疗实践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及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而定。
陈华白雪东齐红哲侯志勇张里程甘学文熊鹰张英泽余斌唐佩福
关键词: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微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