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电池
  • 3篇电极
  • 2篇预处理
  • 2篇锂电池
  • 2篇锂电极
  • 1篇电沉积
  • 1篇钝化层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行为
  • 1篇延伸率
  • 1篇英文
  • 1篇镍电池
  • 1篇镍氢
  • 1篇镍氢电池
  • 1篇泡沫镍
  • 1篇铅酸
  • 1篇铅酸电池
  • 1篇镉镍电池
  • 1篇稳定性
  • 1篇硫酸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胡信国
  • 5篇丁飞
  • 3篇戴长松
  • 3篇王殿龙
  • 2篇姜兆华
  • 2篇吴宁
  • 2篇张翠芬
  • 1篇王振华

传媒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波对泡沫镍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针对导电胶法制造泡沫镍存在的抗拉强度、延伸率低,结构不均匀等问题,在制造泡沫镍的浸涂石墨导电胶和电沉积镍的过程中,首次采用超声波发生装置,对比研究了有无超声波的4种情况下制得泡沫镍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及三维网络结构.结果表明:超声波增加了石墨导电胶在泡沫基体上浸涂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镍在石墨导电层上初期沉积和后期沉积的均匀性;增大了Ni的结晶过电位,使Ni的临界晶核半径变小,结晶更加致密;泡沫镍的三维网络结构更加均匀,抗拉强度、延伸率大大提高.在自行设计制造的生产线上,验证了本文的试验结果.
戴长松王殿龙胡信国姜兆华吴宁丁飞
关键词:泡沫镍超声波抗拉强度延伸率镉镍电池镍氢电池
1,3-二氧五环对锂电极的钝化作用(英文)
2006年
首次利用1,3-二氧五环(DOL)对金属锂电极进行预处理,以使该电极钝化,提高其界面稳定性。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当金属锂电极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时,经过DOL预处理的锂电极与未经处理的锂电极相比,具有更低、更稳定界面阻抗。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也证明,在长时间浸泡后,经过预处理的锂电极表面要比未经处理的锂电极表面,更加平整,并有更少的锂枝晶出现。显然,DOL预处理对锂电极具有很好的钝化作用。进而,由于预处理在锂电极表面生成稳定的界面膜所具有的钝化作用,经过该处理的锂电极在连续的充放电循环中,显示出更高的循环效率。
丁飞胡信国张翠芬
关键词:锂电池稳定性预处理
电沉积铅合金在硫酸中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上电沉积铅锡合金和铸造的铅合金在硫酸中的电化学行为,并且在多次循环后,比较两种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硫酸电解液中,铜上电沉积铅锡合金电极表面发生的主要电化学反应,与铸造铅电极表面发生的主要的电化学反应基本相同,多次循环后电沉积铅锡合金电极具有更加均匀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
戴长松王振华王殿龙丁飞胡信国
关键词:铅酸电池循环伏安板栅
1,4-二氧六环预处理对锂电极的钝化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1,4-二氧六环对锂金属电极表面进行预处理,使之钝化,以提高电极的界面稳定性和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1,4-二氧六环可以在锂金属表面发生聚合,预先形成性能良好的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钝化膜,提高电解液中锂金属电极的界面稳定性,同时表面预处理并不会降低锂电极的动力学性能。锂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效率测试和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表明:经过1,4-二氧六环表面预处理的锂金属电极与未经预处理的锂金属电极相比,无论是电极的充放电效率,还是由其所组成电池的放电性能与循环寿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丁飞张翠芬胡信国
关键词:锂电池钝化层
连续泡沫镍制造技术被引量:9
2003年
连续泡沫镍由于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质量均匀 ,因此成为MH/Ni及Cd/Ni电池理想的电极基板材料 ,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者综述了连续泡沫镍的制造技术 ,介绍了导电化、电沉积镍、热解还原等步骤的具体工艺 ;对比了化学镀镍、浸涂导电胶、真空气相沉积等不同导电化方法的优缺点 ;着重介绍了连续泡沫镍主要生产厂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以及适用于MH/Ni及Cd/Ni电池生产连续泡沫镍的性能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戴长松王殿龙胡信国姜兆华吴宁丁飞
关键词:电沉积电极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