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志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港口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T1高信号良性病变信号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T1高信号常见良性病变信号特点及机制。方法回顾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卵巢T1高信号良性病变,分析术前T1WI/TSE、T2WI/TSE、T2WI/SPAIR序列图像,观察T1WI高信号强度和均质性、T2WI和SPAIR信号强度。结果 16例患者发现31个T1高信号病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17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16个、中等高信号1个,均匀12个、不均5个,T2WI、SPAIR高信号15个、低信号2个。浆液性囊腺瘤出血2例2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例6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不均,都有T1WI、T2WI高信号且SPAIR信号减低灶。甲状腺肿1例2个病灶,T1WI稍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粘液性囊腺瘤2例4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2个、稍高信号2个,均匀,T2WI、SPAIR高信号3个、低信号1个。结论卵巢良性病变MRI中,出血比蛋白质引起的T1高信号更强、更不均质,但二者信号有重叠,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征象和临床信息加以鉴别。卵巢含脂肪成分良性病变T1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特异性减低,容易确诊。
- 骈文婷张得志贾福艳张爱丽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囊腺瘤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增强CT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增强CT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28例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对照观察原发灶强化方式、被膜受累和钙化情况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体积和强化方式。结果病理确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42个,颈部淋巴结转移灶13个,CT图像识别原发灶33个(79%),转移灶6个(46%)。原发灶CT征象包括低强化33个(100%),被膜受累14个(42%),钙化8个(24%)。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T征象包括淋巴结增大5个(83%,短径≥10 mm)和强化不均3个(50%)。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具有低强化、常伴被膜受累、可伴钙化的CT特点,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表现为增大及不均质强化的结节。
- 骈文婷张爱丽于宝江张得志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计算机体层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