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

作品数:214 被引量:1,307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13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水利工程
  • 8篇语言文字
  • 7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篇土壤
  • 26篇小麦
  • 25篇微生物
  • 17篇促生
  • 17篇促生菌
  • 16篇冬小麦
  • 15篇有机磷
  • 15篇教学
  • 15篇根际
  • 13篇幼苗
  • 13篇玉米
  • 13篇施肥
  • 12篇秸秆
  • 11篇烟草
  • 11篇养分
  • 10篇芽孢杆菌
  • 9篇悬浮剂
  • 9篇芽孢
  • 9篇生物菌
  • 9篇微生物菌

机构

  • 121篇河南农业大学
  • 46篇山东农业大学
  • 30篇新疆农业大学
  • 16篇贺州学院
  • 13篇河南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牡丹江师范学...
  • 5篇吉林烟草工业...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中山大学
  • 4篇北部湾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潍坊烟草有限...
  • 2篇日本国际农林...
  • 2篇吉林省土壤肥...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作者

  • 212篇李慧
  • 58篇韩燕来
  • 34篇李培培
  • 32篇谭金芳
  • 31篇王祎
  • 31篇汪强
  • 28篇姜瑛
  • 20篇王宜伦
  • 14篇杜铮
  • 13篇杨先明
  • 13篇李忠芳
  • 13篇李晨阳
  • 12篇唐政
  • 11篇娄翼来
  • 10篇苗玉红
  • 10篇路福绥
  • 9篇田奇卓
  • 9篇王慧荣
  • 8篇赵铭钦
  • 8篇慕卫

传媒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土壤通报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土壤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农药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20篇2016
  • 23篇2015
  • 23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22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地和大棚条件下不同剂型啶虫脒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了3%啶虫脒微乳剂和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露地和大棚条件下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3%啶虫脒微乳剂烟叶中半衰期为3.26(露地)、5.52 d(大棚),土壤中半衰期为4.71(露地)、6.62 d(大棚);70%水分散粒剂半衰期相对较长,烟叶中为4.61(露地)、6.27 d(大棚),土壤中为5.72(露地)、7.70 d(大棚)。2种剂型露地条件下啶虫脒的原始沉积量及残留量均低于大棚条件,但是露地条件下其消解速率高于大棚条件。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两种剂型在末次施药后14 d烟叶中啶虫脒的残留量最高为0.54 mg/kg,以推荐剂量和次数施药的处理啶虫脒残留量更低。建议以农药登记的推荐剂量和次数施药,安全间隔期为14 d。
陈发元赵铭钦尤方芳孙翠红李慧许跃奇金洪石金江华李天鹏
关键词:啶虫脒烟叶土壤露地大棚消解动态
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潮土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然而其对于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主导因子尚不清楚。以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为平台,探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条件下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的变化,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TN)、硝态氮(NO3--N)以及速效磷(AP)均显著提高;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增加了45.21%。土壤过氧化物酶(POD)和纤维素酶(CL)活性在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80.89%和60.16%。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显著提高,群落组成结果显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条件下弯孢菌属(Curvularia)、篮状菌属(Talaromyces)、赤霉菌属(Gibb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属(Cheatomium)以及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Spearman分析发现枝顶孢属(Acremonium)、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和弯孢菌属(Curvularia)真菌丰度与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蒙特分析显示,POD、β-GC是促进秸秆还田条件下真菌群落结构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条件下,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异及其影响因子,对预测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李月张水清韩燕来李世莹王祎李慧李芳谭金芳
关键词:长期施肥秸秆还田土壤酶活真菌群落
夏玉米高产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宜伦韩燕来李潮海谭金芳郑义李慧杨艳霞苌建峰王喜枝赵曦阳
黄淮海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5亿亩以上,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左右,实现夏玉米高产和超高产(≥12000kg/hm<'2>)是提高玉米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夏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偏施氮肥、氮磷钾肥施用不平衡...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施肥方法
生物活性炭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被引量:3
2014年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BAC比SBR生物分解有机物量多,表明BAC可以生物分解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新活性炭,生物再生活性炭和吸附饱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1/n值分别为2.56,2.94和19.05,表明新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强,生物再生活性炭次之,吸附饱和活性炭最差,生物再生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证明了生物再生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分析认为吸附延长了有机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生物分解量.生物再生是BAC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本质原因.
崔延瑞苏现伐蔡稳稳李慧王曼曼孙剑辉崔凤灵
关键词:BAC难降解有机物垃圾渗滤液生物再生
冻融及雪水入渗作用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北疆冻融及雪水入渗作用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越冬期各土层水盐随时间呈中等变异特征,盐分变异系数较含水率变异系数大,且含水率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雪水入渗能在一定程度上补给土壤水,尤其对0~60 cm 土层水盐分布影响较大,在消融期后期,这一土体是造成春季土壤次生盐渍化最危险的区域。
赵永成虎胆.吐马尔白马合木江朱东桥李慧
关键词:冻融水盐运移
玛纳斯河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统计学的不断完善,利用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理论来预报各种水文变量的未来变化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1955年-2008年玛纳斯河实测年径流量、蒸发量、平均气温资料分别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了预报拟合及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时间序列模型虽然预报精度较低,但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多元回归模型精度较高,完全可以达到实用要求,可为新疆北疆各地区抗旱、年用水计划、水库的兴利调度等提供较好的参考。
靳晟雷晓云李慧
关键词:时间序列径流
单列毛壳菌通过促进秸秆降解并调控激素响应基因表达促进玉米生长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生防真菌单列毛壳菌(Chaetomium uniseriatum)对秸秆降解和玉米(Zea mays)生长的影响,将单列毛壳菌接种到玉米盆栽土壤中,其它条件不变,以保证单一变量。于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采样,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碳/氮、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土壤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在抽雄期对秸秆降解率、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玉米根系激素含量及根系转录组进行分析,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秸秆降解和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单列毛壳菌后,土壤养分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 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显著降低;抽雄期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以及秸秆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玉米根系生长激素(IAA)和玉米素(Z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处理下玉米根系转录组分析筛选得到990个差异表达基因(383个基因表达上调,607个基因表达下调);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得到5个植物激素相关的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1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通路(Pvalue<0.05,Q value<0.05)。综上,单列毛壳菌通过促进秸秆降解以及调控作物根系激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玉米生长。
李月胡德升谭金芳梅浩王祎李慧李芳韩燕来
关键词:转录组植物激素土壤养分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Based on Testing Soil Moisture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mount on the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of Winter Wheat被引量:3
2014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on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in winter wheat. [Method] Three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levels were set based on the target soil contents of 60%, 70% and 80%) at jointing stage of wheat. Moreover, three nitrogen levels (0, 195 and 255 kg/hm^2) wer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arranged fol owing a split-plot design. Zhoumai 18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Resul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ha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and nitrogen uptake in winter whe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ha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ears,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1 000-grain weight,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the maximum yield of winter wheat was obtained at W2 N195, while the minimum at W1 N255. [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negative effect of nitrogen on number of ears,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1 000-grain weight,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decrease under lower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潘飞飞李慧李培培雷巧谭金芳韩燕来
关键词:YIELD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降解阿特拉津的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阿特拉津(atrazine)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且难降解的污染物.本文探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对阿特拉津降解的最佳条件,包括温度、摇床转速、初始培养基pH及接种量.并在大田土壤盆栽实验中,研究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和土壤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可以有效去除阿特拉津,在33℃、转速为180r·min^(-1)、pH值为7.0、接种量是4g·L^(-1)时,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0.77%.土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施用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28d后,非灭菌土壤中阿特拉津去除率为97.8%,其中P.chrysosporium的降解贡献最为突出,去除能力为59.3%.而土著土壤微生物的去除率仅为20.7%,表明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对AT降解效果明显.
王莹秦雨李慧王海磊
关键词:黄孢原毛平革菌厚垣孢子阿特拉津微生物修复
土壤中玉米秸秆碳同化关键微生物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玉米秸秆碳同化关键微生物的识别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种属水平上识别或回答秸秆碳同化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及其在秸秆腐解中的演替规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以分离出的<Sup>13<...
张倩王宜伦李慧韩燕来谭金芳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