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6例,即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到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76例,即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中Fg、D-D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LT、t-P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的Fg、D-D表达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LT、t-PA的表达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检测外周血中其表达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病情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观测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于兰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指标冠心病
- 胸腺肽α_1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血清IL-2、IL-4、T细胞亚群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_1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12日至2015年11月8日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与B组(n=39)。A组接受TACE治疗,B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给予1.6 mg胸腺肽α_1,2次/周,间隔3 d,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2、IL-4及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9%(30/39),低于B组的94.9%(37/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A组高,血清CD8+水平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2%(11/39)、18.0%(7/3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_1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血清IL-2、IL-4浓度,提高免疫功能。
- 于兰韩涛葛静
- 关键词:胸腺肽Α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5例,稳定型心绞痛36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和CD4^+CD25^(high)T_(reg)的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T_(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CD_(25)^(high)T_(reg)占CD4^+T细胞比例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减少及功能的降低可能破坏了外周免疫耐受的平衡,主要以CD_4^+CD_(25)^+表达水平的高低较为明显,其参与炎性反应激活过程,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变化,甚或斑块的破裂等,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 于兰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 IL-12,IFN-γ,EPO及铁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视为观察组,初治组31例,缓解组25例,复发组20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6例视为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健康人群及不同疾病阶段的血清IL-12、IFN-γ、EPO、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IL-12、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PO、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复发组的血清IL-12、IFN-γ显著低于缓解组[(84.21±5.43)pg/mL、(98.7±7.98)pg/mL比(112.43±10.21)pg/mL,(38.54±3.56)pg/mL、(49.87±4.02)pg/mL比(108.32±8.43)pg/mL](P<0.05),EPO、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402.32±42.31)mIU/mL、(321.58±30.21)mIU/mL比(98.21±9.45)mIU/mL,(653.21±54.24)ng/mL、(512.87±43.45)ng/mL比(342.15±25.12)ng/m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较低,EPO、铁蛋白的表达较高,可通过监测上述指标变化评估病情及预后。
- 张鲁壮宋晓洁崔喜才祁振国于兰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IL12IFN-ΓEPO铁蛋白
- 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CSF,CK-MB及sICAM-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效果及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UAP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口服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对M-CSF、sICAM-1水平采用TMI危险积分进行判定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M-CSF、sICAM-1、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周血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MI危险积分随外周血M-CSF、sICAM-1水平升高,且对比对照组水平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UAP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且能有效改善外周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M-CSF、CK-MB、sICAM-1三种指标是评估UAP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 张鲁壮宋晓洁崔喜才祁振国于兰
- 关键词:阿司匹林SICAM-1
- 乌司他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L-2,IL-4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及血清白介素(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补充电解质等,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于治疗前后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哮鸣音、胸闷、咳嗽症状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4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血清IL-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T细胞亚群中,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比明显对照组高,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乌司他丁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IL-2、IL-4及T细胞亚群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 张鲁壮宋晓洁崔喜才祁振国于兰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乌司他丁白介素-2白介素-4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