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6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4篇矿业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采矿
  • 6篇程潮铁矿
  • 4篇地表变形
  • 4篇采矿工程
  • 3篇地下采矿
  • 3篇峒室
  • 3篇巷道
  • 3篇激光
  • 3篇激光测距仪
  • 3篇测距
  • 3篇测距仪
  • 2篇岩层
  • 2篇岩层移动
  • 2篇岩体
  • 2篇埋设
  • 2篇结构面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矿山
  • 2篇矿山
  • 2篇崩落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陈从新
  • 14篇付华
  • 13篇夏开宗
  • 4篇邓洋洋
  • 3篇刘秀敏
  • 3篇吴艳梅
  • 3篇张建军
  • 2篇沈强
  • 2篇王永卫
  • 2篇陈龙龙
  • 1篇周意超
  • 1篇张海娜
  • 1篇郑允
  • 1篇王剑
  • 1篇朱玺玺
  • 1篇欧哲
  • 1篇夏柏如

传媒

  • 8篇岩土力学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潮铁矿西区运输巷道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依据程潮铁矿西区的地表水平位移、沉降位移和运输巷道关键测点的变形监测成果,对运输巷道区域地表变形规律及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输巷道目前位于倾倒区,深部岩体变形处于弯曲变形阶段,变形趋势为向采空区的整体倾倒,该区域变形不大,以稳定变形为主;随着采矿工作在深度和平面上的拓展,深部岩体有可能形成弯曲折断面,进入倾倒滑移区,地表变形以快速为主。其成果对程潮铁矿西区运输巷道的安全运营及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剑陈从新夏开宗付华
关键词:采矿工程巷道变形
一种便携式激光收敛计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激光收敛计装置,它包括激光式测距仪、握柄、连接母头、埋设公座、螺帽、活动套帽和活动垫片,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母头处的连接杆放入握柄的凹槽内,并穿入了握柄处的螺钉,拧上螺帽,将连接母头与握柄连接在一起,...
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付华吴艳梅张建军
文献传递
地下采矿引起的程潮铁矿东区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金属矿山由于其矿体形态多变、地质条件复杂、多非充分采动、开采方法多样、构造应力显著及结构效应明显等特点,难以把握由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岩体的破坏形式。以程潮铁矿东区为例,依据近年(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的地表变形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应的监测成果图。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再现地表变形三维盆地,探究了地下开采影响下的地表变形规律和机制。对矿区上下盘地表变形规律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程潮铁矿东区在采矿初期发生筒状冒落;变形传递到地表后,在采空区正上方形成大小不等的漏斗状塌坑群。上盘地表变形扩展与采矿推进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水平应力是岩体变形的主动力,应力不断释放影响着地表变形特征。结构面倾向改变了上、下盘岩体的破坏形式,减缓和加速了上下盘岩体的破坏。同时,在坡体形态的影响下,地表变形在下坡方向总变形量增大和垂直变形增量更大。
邓洋洋陈从新夏开宗夏开宗孙朝燚付华
关键词:地表变形水平应力结构面
基于Hoek建议的非线性关系求取岩体抗剪强度的算法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阐述了Hoek建议的非线性关系原理,以此提出了求取岩体抗剪强度的算法:考虑了岩体抗剪破坏时总体或平均水平,通过计算出不同正应力?下对应的剪应力?,线性回归确定一定应力范围内线性化后的c、?值,解决了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不能求解一定正应力?条件下岩土的抗剪强度的问题。在对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澜沧江跨域工程边坡岩体应用以及进一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给出的第1种确定正应力?的方法所得的c、?值与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所得的结果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两种算法考虑的因素不太一样,导致围压3?或正应力?大小有所差别;在实际工程正应力?较低的情况下,应采用文中算法给出的第2种确定正应力?的方法来获取的c、?值,这样所得的结果才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克服了Hoek-Brown准则拟合算法对围压3?依赖的问题。
夏开宗陈从新周意超王永卫付华欧哲
关键词:抗剪强度剪应力正应力工程应用
竖井变形破坏机制与继续使用可行性探究被引量:13
2017年
依据程潮铁矿地表变形、岩体变形和井筒裂缝监测资料,分析东主井井筒变形破坏的成因,总结井筒裂缝分布规律及其与采空区的关系,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井筒继续使用的可行性。结合后期对地表与深部岩体较为详细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倾倒破坏力学模型,探讨井筒裂缝扩展与井区岩体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井区岩体分区与井筒裂缝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主井变形破坏是由地下采矿引起的,岩体水平位移对井筒变形破坏起重要作用;井筒的裂缝分布在空间上与采空区的位置有关,井筒的东面和西面裂缝发育,南面和北面基本无裂缝。由数值计算结果可知,井区地表与岩体变形将继续加大,但不会发生整体失稳破坏。对比岩体分区与裂缝分布发现,井筒的裂缝分布在深度方向上与井区岩体分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宋许根陈从新夏开宗陈龙龙付华邓洋洋杜根明
关键词:竖井地下采矿
程潮铁矿地下开采引起岩层移动机制初探被引量:18
2014年
在对矿区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悬臂梁的力学模型。该悬臂梁是由NWW向节理切割下盘的花岗岩岩体而产生。地下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分为两个阶段,筒状破坏延伸到地表之前为第1阶段;筒状破坏延伸到地表后,则进入第2阶段。筒状破坏延伸到地表使水平构造应力释放,悬臂梁受力发生变化,而发生弯曲折裂变形和破坏,从而形成了深部岩体破坏的4个区:破裂岩体区、破裂过渡带、变形区和未扰动岩体区。通过对矿区地表测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上述岩层移动机制和裂缝产生过程,将变形区域划分为:变形累积区、裂缝产生区、裂缝扩展区和裂缝闭合区。随着采矿的进行,深部岩体4区将逐渐向下延伸,地表4区将逐渐向外扩展。
程关文陈从新沈强付华夏开宗
关键词:采矿工程地表移动岩层移动
一种便携式激光收敛计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激光收敛计装置,它包括激光式测距仪、握柄、连接母头、埋设公座、螺帽、活动套帽和活动垫片,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母头处的连接杆放入握柄的凹槽内,并穿入握柄处的螺钉,拧上螺帽,将连接母头与握柄连接在一起...
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付华吴艳梅张建军
文献传递
结构面对程潮铁矿西区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以程潮铁矿西区为例,通过对现场结构面和裂缝分布特征的调查,以及结合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矿区结构面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较大的水平应力条件下,岩体结构面改变了地表拉伸变形分布和破坏形态,加剧了岩体变形,在ⅰ区(剖面Ⅲ以东区域),目前最外侧裂缝以内的岩体沿着NNW结构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地表变形以快速变形为主,而最外侧裂缝以外的岩体沿着NNW结构面发生弯曲变形,地表变形以线性稳定增长为主,进入了倾倒破坏阶段,该区域的岩体主要发生水平位移;在ⅱ区(剖面Ⅲ以西区域),岩体在开采沉陷引起的南北向应力作用下,分离成平行的块体,地表变形以快速变形为主,在局部区域,产生的一部分平行块体在近东西向的应力作用下,沿着NNW结构面产生倾倒破坏。所得成果对类似金属矿山的地表征地及安全高效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夏开宗陈从新夏天游董元滨付华邓洋洋
关键词:采矿工程地表变形结构面
软硬互层型边坡变形监测、预测及长期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彭家湾软硬互层边坡为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说明边坡的现状.利用监测数据,对未来边坡的变形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利用斋藤模型对边坡的长期稳定进行了分析.通过这手段建立一套软硬互层型边坡变形监测、预测及长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以上方法对彭家湾软硬互层变形的现状,未来和长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彭家湾软硬互层边坡的现状稳定,未来一定时期内也是稳定的,并且长期稳定性良好.
程关文陈从新朱玺玺沈强王永卫付华
金属矿山崩落采矿法引起的岩层移动规律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以典型陡倾结构面条件下的金属矿山——程潮铁矿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的地表变形监测资料及宏观破坏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的岩层移动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采空区顶板岩体破坏扩展至地表引起塌陷阶段;第2阶段为采空区周边围岩向采空区的倾倒破坏阶段,并得出了倾倒滑移区的地表岩体变形规律:岩体主要发生水平移动,水平移动值大于沉降值;变形先以缓慢变形为主,然后进入一个快速变形阶段,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开采沉陷和地形引起的应力同向叠加作用,使得地表岩体沿下坡方向的变形值增大,特别是水平移动值。同时揭示了矿区岩层移动角的分布特征;南部岩层移动角大于北部,究其原因是北部受最为发育的NNW、NNE结构面影响,倾倒破坏较为严重。所得成果为其他类似的金属矿山工程提供可借鉴的规律。
夏开宗陈从新付华郑允邓洋洋
关键词:采矿工程岩层移动地表变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