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湖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及不足
- 2017年
- 湖北省是一个资源较贫乏,能源短缺的省份,能源自给率低,煤炭储量少,需求量大。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替代能源、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促进农民增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湖北省能源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潜力及紧迫性;同时结合当地特色,介绍了几种适合湖北省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并对湖北省生物质能源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促进湖北省能源结构调整,提高公众能源环境意识,为解决湖北省能源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 侯莹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沼气生物柴油
- 活性炭比例对四合土隔离层重金属阻滞能力的影响
- 2018年
- 为探究活性炭比例对四合土隔离层重金属阻滞能力的影响,在三合土中添加不同量的活性炭构建四合土隔离层,测定重金属离子穿透隔离层时间并运用两区模型拟合重金属离子在隔离层内的弥散扩散系数(D)和阻滞系数(R)。结果表明,随着隔离层中活性炭比例的增加,隔离层饱和导水率增大;隔离层材料黄土、熟石灰、活性炭、细沙比例为5∶2∶1∶2时,重金属Zn、Cd、Hg、Pb、Cu穿透时间分别延长了20.0%、16.0%、5.0%、8.0%、6.0%;隔离层材料黄土、熟石灰、活性炭、细沙比例为5∶1.5∶1.5∶2时,重金属Zn、Cd、Hg、Pb、Cu穿透时间分别延长了25.5%、19.8%、7.4%、7.2%、2.7%;添加活性炭的隔离层可以不同程度提高重金属Zn、Cd、Cu的阻滞系数。
- 闫波闫波侯莹
- 关键词:活性炭重金属饱和导水率
- 苹果新梢叶片发育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明苹果新梢叶片的发育规律,以嘎啦苹果树为对象研究发育前期(从新梢叶片萌芽到花期结束)新梢不同树冠部位、不同长度类型枝条、同一枝条不同节位叶片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部叶片发育最早,且发育期较短,约为20d;中部叶片的发育期晚于基部叶片,但发育期较长。顶部叶片发育最晚,此时已进入结果期。同一长度类型枝条基部节位叶片的叶面积均小于中部叶片,但叶绿素含量大于中部叶片。不同长度类型枝条上基部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相似;中部节位叶片发育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叶片叶面积差异不大,叶绿素含量长、短枝>中枝,第2阶段叶片叶面积长枝>中枝>短枝,叶绿素含量长、短枝>中枝。树冠内外枝条基部叶片发育规律相同,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中部节位内膛枝条叶片的叶面积大于外围枝条,但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
- 侯莹
- 关键词:新梢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节位
- 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隐性退化的影响研究
- 2017年
- 农药使用过量、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了土壤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土壤生物的隐形退化。基于此,从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揭示农药污染对土壤隐性退化的影响,旨在引起行业人士及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效防止土壤生物的隐性退化,促进土壤生态化。
- 侯莹
- 关键词: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农药
- 环境中的砷(英文)
- 2016年
-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石头,土壤,空气和生物中。其在农业、工业、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示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个体惨遭砷中毒的危害。本文作者从砷的性质入手,介绍了砷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总结了砷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主要为在水、空气、土壤、生物中的分布以及其在各部分中的含量;同时介绍了砷在工业(主要为矿业)、农业以及药品中的应用。介绍了砷问题在世界上的分布并列举了对一些国家以及其在流行病学和农业中的影响,同时总结了一些前人的补救方法,如使用地质材料作为天然吸附剂等。调查发现,植物修复比传统修复方式更有优势,如一些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物种和豆科植物。
- 侯莹侯莹刘哲
- 关键词:农业影响
- δ^(13)C法研究砂姜黑土添加秸秆后团聚体有机碳变化规律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外源新碳及原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该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运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砂姜黑土,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培养时期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不同时期各粒级土壤外源新碳及原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砂姜黑土(对照组),水稳性微团聚体(<250μm)占主体,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低。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试验组)显著促进了>2000、2000~250μm粒级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团聚(P<0.05);培养到120 d时,>2000、2000~250μm水稳性团聚体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65.5%、16.0%,促使水稳性大团聚体(>250μm)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砂姜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R0.25),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P<0.05),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得到改善。试验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培养到15 d时,>2000、2000~250、>250~53、<53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21.4%、25.4%、34.7%、50.0%,其中微团聚体有机碳增加幅度大于大团聚体的增加幅度。MWD、GMD、R0.25与2000~250、>250~53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2000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53μ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关系不显著。不同粒级团聚体的δ^(13)C值明显增加,动态变化较大,表明外源新碳周转速率较快。外源新碳主要分配在>250~53、<53μm粒级微团聚体中,分配比例分别为38%、28%,外源新碳的分解速率明显快于原有机碳。研究得出添加水稻秸秆有利于增加砂姜黑土的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及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碳水平,改善了土壤结构,�
- 刘哲韩霁昌孙增慧张卫华余正洪侯莹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秸秆砂姜黑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生物隐性退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针对我国化肥施用现状,从土壤动物、微生物、酶活性三个方面阐述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生物隐性退化的影响。结论如下: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动物丰度降低、数量与种类减少;在一定施用量范围内,土壤微生物会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范围,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但显著低于施用有机肥。农业生产中应减少化肥的施用,增施有机肥。
- 侯莹
- 关键词: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化肥
- 不同种植方式对华北地区温室和农田土壤结构微形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土壤结构是土壤保水保肥特性的基础,土壤微形态作为研究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对研究土壤结构发育及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北曲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的温室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分析方法、土壤薄片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有机种植(OM)、无公害种植(NU)、常规种植(CF)3种种植方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种植下,土壤结构以稍紧实的中度分离的棱角块状和板状结构为主,孔隙发育状况较弱,主要为裂隙和简单堆集性孔隙;有机种植下,土壤结构以疏松的高度分离的粒状和团粒结构为主,发育良好的团聚体数量明显增加,动植物残体丰富,土壤生物和酶的活性增强,土壤孔隙发育状况良好,以复合堆叠孔隙和面状孔隙为主,土壤孔隙度明显增加,表层高达55.4%,土壤薄片孔隙面积百分比最大为33%;无公害种植条件下土壤结构发育程度居于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二者之间。因此,有机种植是改善华北地区温室和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和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 刘哲刘哲侯莹
-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土壤结构长期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