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炎症
  • 1篇阴阳
  • 1篇神经炎
  • 1篇神经炎症
  • 1篇术数
  • 1篇皮层
  • 1篇气论
  • 1篇丘脑
  • 1篇细胞
  • 1篇小胶质细胞
  • 1篇脑皮层
  • 1篇极化
  • 1篇继发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细胞
  • 1篇梗死
  • 1篇大脑
  • 1篇大脑皮层
  • 1篇大脑皮层梗死

机构

  • 2篇教育部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河西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卢志伟
  • 1篇刘永琦
  • 1篇卢志伟
  • 1篇左夏林
  • 1篇石喆
  • 1篇许小敏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被引量:13
2017年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因天人相应,所以人体内的清阳之气轻升而在上,浊阴之气重降而在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这些理论告诉我们:阳主升发而在上,阴主沉降而在下,这是阴阳的本性。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和"阳主升,阴主降"相反的现象和生理活动,如,云雨的形成、气候的更迭、水火的既济、气血互化、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心肾相交、中医药治则治法、中医药升降配伍等。笔者通过认真深入的研究后认为,阴升阳降也是阴阳运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术数阴阳以及气论阴阳两方面阐释阴升阳降理论的科学性,以期为学术及临床上对阴阳理论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磊许小敏卢志伟刘永琦刘永琦张利英李程豪张艳辉
关键词:术数气论
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伤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电凝法制备成年雄性SD大鼠的局灶性皮层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术后1~4周的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在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丘脑VPN区NeuN、GFAP、Iba-1和Iba-1^(+)/CD68^(+)(M1型小胶质细胞)及Iba-1^(+)/CD206^(+)(M2型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检测丘脑VPN区IL-1β、TNF-α、IL-10和Arg-1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4周时NeuN免疫阳性细胞减少(P<0.05),GFAP和Iba-1免疫阳性细胞增多(P<0.05),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M2型小胶质细胞相比,模型组4周梗死同侧丘脑VPN区M1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可能参与了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损害的过程。
石喆左夏林彭林辉左夏林李孔平
关键词:丘脑神经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