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光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注射和中药茶“治未病”对去势雌性大鼠SIRT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探讨穴位注射和中药茶延缓去势雌性大鼠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156只,分为假手术组以及三大组群:次切组群、次全切组群和全切组群,每个组群里包含模型组、中药茶组、穴位注射组和中药茶+穴位注射组,每组12只。去势造模成模后,各中药茶组自由饮药;各穴位注射组注射丹红注射液。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以及心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蛋白水平,以及子宫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_2和心脏组织中SIRT1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FS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提高血清中E_2和心脏组织中SIRT1蛋白含量(P<0.01),降低血清中FSH水平(P<0.01);子宫组织形态显示各治疗组均能使子宫内膜上皮增厚,使间质致密、腺体增多、血管丰富。其中以次切组群中药茶+穴位注射组治疗效果最佳(P<0.01)。结论:穴位注射和中药茶对去势大鼠有延缓衰老的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雌激素以及组织中SIRT1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中FSH水平,进而发挥其抗衰老的作用。
- 李伟罗小光臧凯陈睿
- 关键词:穴位注射治未病去势大鼠卵泡刺激素
- 通络刮痧和中药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肝组织Nrf2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通络刮痧和中药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肝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及刮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刮痧组大鼠连续14d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4h后接受1~2种不可预见性物理刺激制作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空白组大鼠不予注射、正常喂养;造模成功后次日,中药组大鼠用桃红四物汤灌胃每日1次、共治疗14d,刮痧组大鼠给与通络刮痧法每周1次、共治疗2次;模型组大鼠每日抓捕1次、持续2周,空白组大鼠不予任何治疗、正常喂养2周;2周后,4组大鼠取血检测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检测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剖腹取出部分肝组织后,用玻璃匀浆器研磨均匀,检测肝组织Nrf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都明显升高(P<0.05或P<0.01),TT和APTT明显缩短(P<0.05或P<0.01),肝组织Nrf2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刮痧组大鼠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都明显降低(P<0.05或P<0.01),TT及APTT延长(P<0.05或P<0.01),肝组织Nrf2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刮痧组和中药组大鼠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刮痧和桃红四物汤可改善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部分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Nrf2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 唐也笑万荷天一罗小光
- 关键词:气滞血瘀肝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 围绝经期综合征渐衰动物模型选择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复制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为围绝经期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去势组均切除右侧卵巢,去势1组、2组分别保留左侧卵巢体积约50%、20%,去势3组双侧卵巢全切,每组各15只;术后第7天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脱落细胞中角化细胞指数(CI),第21天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FSH)水平,并取各组子宫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去势1、2、3组大鼠阴道涂片角化细胞CI分别为>50%、<50%、<30%和0,与假手术组相比,各去势组大鼠血清E2含量显著降低,血清FS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提示各去势组造模成功;去势1组E2水平最高,去势2组次之,去势3组最低(P<0.01);去势3组FSH水平最高,去势2组次之,去势3组最低(P<0.01);子宫组织形态学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各去势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呈不同程度萎缩变薄,间质、腺体稀疏,血管少,其中以去势3组大鼠子宫萎缩最明显。结论:采取手术去势方法成功复制了围绝经期综合征渐衰大鼠动物模型,可大致模拟人类卵巢功能渐衰的过程。
- 臧凯罗小光李伟陈睿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去势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子宫
- 医容'治未病'对女性早衰的影响
- 女性早衰一般是指女性卵巢早衰.它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排卵,另一个则是分泌雌性激素.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不孕、容颜早衰、更年期症状、生殖器官衰退、关节痛等症状,另外卵巢早衰会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可能导致不...
- 罗小光
- 关键词:卵巢早衰中医美容治未病思想
- 文献传递
- 中医美容"治未病"对女性早衰的影响
- 目的:运用"治未病"的中医理论,探讨中医美容方法对女性早衰的影响.方法:早衰女性疾病特点往往一系列症候群,不仅可引起妇女的经、带、胎、产、杂诸多疾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损美性疾病等等,其相关并发症多且复杂,.采用"一点多...
- 罗小光
- 关键词:中医美容治未病理论并发症
- 穴位注射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血清NO及子宫组织VEGF/KD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子宫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穴位注射组大鼠子宫组织VEGF/KDR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血清NO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VEGF和KDR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NO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穴位注射组子宫组织中VEGF和KDR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NO明显上升,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穴位注射能促进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血清NO、子宫组织VEGF/KDR的表达,改善子宫组织血流状态,从而达到“祛瘀生新”的作用。
- 万荷天一陈睿唐也笑罗小光
- 关键词:穴位注射气滞血瘀证子宫血清NO
- 通络刮痧法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究通络刮痧法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刮痧组,模型组和刮痧组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Adr)、4 h后接受1~2种不可预见性物理刺激制作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次日,刮痧组大鼠给与通络刮痧法每周干预治疗1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刮痧组大鼠干预治疗结束后,3组大鼠取血检测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检测凝血4项指标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同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都明显升高(P<0.05或P<0.01),TT和APTT明显缩短(P<0.05或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刮痧组大鼠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都明显降低(P<0.05或P<0.01),TT、APTT都明显延长(P<0.05或P<0.01),SOD活性明显提高(P<0.01),MDA浓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络刮痧法具有活血益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提高SOD活性及降低MDA浓度有关。
- 唐也笑万荷天一罗小光
- 关键词:气滞血瘀血液流变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丙二醛
- 中药姜黄在皮肤科领域综合应用研究
- 曹煜万金志康忠智罗小光李淑芳
- 该研究,从姜黄中分离出姜黄素、姜黄素异构体、姜黄精油、姜黄粗油等有效成分。通过定性抑制细菌、试管内抗真菌及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动物抗炎、镇痛实验表明,姜黄挥发油及姜黄异构体具有明显抗细菌、抗真菌、抗炎、镇痛的功效。姜黄挥...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草药姜黄挥发油抗真菌药物皮肤真菌病
- 刮痧和中药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目的:探讨运用细尾刷刮痧工具和传统中药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刮痧组和刮痧中药结合组(简称中刮组)。观察治疗后各组的体重、乳房的大...
- 邢松丽刘凯罗小光
- 关键词:刮痧乳腺增生性激素雌孕激素受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