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海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谱
  • 1篇多糖
  • 1篇多糖含量
  • 1篇学成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正丁醇
  • 1篇正丁醇部位
  • 1篇中成药
  • 1篇色谱法
  • 1篇糖含量
  • 1篇人参
  • 1篇羟基
  • 1篇羟甲基
  • 1篇羟甲基糠醛
  • 1篇细粉
  • 1篇相色谱
  • 1篇麦芽
  • 1篇麦芽酚
  • 1篇禁忌

机构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江西省药品检...

作者

  • 4篇殷海霞
  • 3篇平欲晖
  • 2篇王宝春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PLC法同时测定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和黄精碱A的含量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精生药和酒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 3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结果: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进样量分别在0.055 0~1.100 0μg(r=0.999 5)、0.071 3~1.426 0μg(r=0.999 9)和0.004 1~0.082 0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97.53%,99.23%,RSD分别为1.81%,1.07%,0.93%(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黄精药材的质量控制。
殷海霞殷海霞平欲晖平欲晖周志强钱媛许妍宁火华吴毅
关键词:黄精5-羟甲基糠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述略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通过总结中成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用药禁忌,分析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因素,为了解中成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认为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辨证论治,合理选择剂型、剂量和联用方式等;中成药合理用药要遵循中医理论,考虑药效影响因素,结合用药禁忌,发挥中成药联用作用,使中成药为现代医学发展奉献力量。
殷海霞王宝春钱媛平欲晖
关键词:中成药禁忌
人参超微粉与细粉薄层色谱及多糖含量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人参超微粉与细粉的薄层色谱以及两者的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超微粉与细粉进行定性鉴别;采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超微粉与细粉多糖含量。结果人参超微粉TLC色谱斑点较细粉的色谱斑点种类多,测得超微粉多糖含量为5.966 7%,细粉多糖含量为1.716 7%,超微粉较细粉的测量值多3倍以上,超微粉提取率明显优于细粉。结论首次对人参超微粉与细粉的薄层色谱及多糖含量进行对比研究,为有效控制人参超微粉的质量及深度研究提供依据。
王宝春孙萍殷海霞丁桃红
关键词:人参薄层色谱多糖含量
多花黄精化学成分分离鉴定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对多花黄精根茎的正丁醇和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经江西建昌帮传统炮制方法—炆法炮制,60℃烘干,粉碎,70%乙醇浸泡1 h,加热回流提取2次,滤过,提取液合并浓缩,依次用两倍体积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溶液分别萃取3次,萃取液分别减压浓缩至干,得二氯甲烷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用大孔吸附树脂,反复硅胶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YMC-HPLC制备柱等技术对多花黄精根茎的正丁醇和二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花黄精根茎的正丁醇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S)spirostan-5-en-12-one-3-O-D-glucopyranosyl-(1→2)-O-[β-D-xylopyranosyl(1→3)]-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5S)spirostan-5-en-12-one-3-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3)]-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胡萝卜苷(4),β-谷甾醇(5),hypofuran B(6),(25R)-3-β-hydroxyspirost-5-en-12-one(7),(+)-medioresinol(8),黄精碱A(9),5-羟甲基糠醛(10),5-羟基麦芽酚(11),2-(4-羟苯基)乙醇(12),1H-吲哚-3-甲醛(13),黄精碱B(14)。结论:化合物4,5,9,14为首次从多花黄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12,13为首次从黄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多花黄精综合开发及天然植物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化学依据和物质参考。
宁火华袁铭铭邬秋萍平欲晖周志强许妍吴毅殷海霞
关键词:化学成分正丁醇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