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非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射阳湖水环境现状与沉积物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
- 2021年
- 为掌握射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环境质量状况,在保护区核心区外围(S1~S6)和核心区内(S7~S11)共设置11个站位,监测该水域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水环境质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选择代表性站位,测定底泥中碳、氮、硫含量以及氮循环细菌功能基因丰度。基于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射阳湖水环境现状,采用插值法探讨射阳湖水体氮、磷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分析氮循环功能基因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射阳湖水域存在轻度富营养化问题,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冬季〔(1.64±0.29)mg·L^(-1)〕和夏季〔(0.21±0.13)mg·L^(-1)〕,它们是决定该水域所属环境质量类别的关键指标。射阳湖底泥中细菌narG和nirS等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较高,其中,夏季各站位nir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村镇污水排放和农业污染输入可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加强村镇污染源防控及农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保护区水质,更好地保护水产种质资源。
- 郑浩樊祥科钟非高海优张晓倩李博文张朝晖张永江
- 关键词:氮循环功能基因
- 指向“五育融合”的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路径
- 2023年
- 分析“五育融合”理念的重要性,指出其在一般生物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常被割裂处理,融合困难。结合实例说明,生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联系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生物实践活动为载体,本着学科性、适切性、融合性和系统性原则,从生物学知识演讲、校园植物调查、植物园种植、研学旅行等途径落实“五育融合”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协同发展。
- 钟非青丹
- 雀舌罗汉松与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比较
- 2023年
- 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然而其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_(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_(2)补偿点和更高的CO_(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试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_(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以期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 张琦唐志璇储歆彤罗春影姚彬张健陈艳红余春梅钟非魏辉连博琳刘国元
- 关键词:雀舌罗汉松光强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 基于人工湿地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运行效果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有效调控高密度海水养殖池塘的水环境状况,构建了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鱼-虾-贝-草"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比较人工湿地连续流与间歇流,以及种植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时的净化效率,研究适用于海水池塘养殖系统的人工湿地运行方式及植物种类。通过比较不同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及养殖对象生长情况,分析人工湿地对养殖池塘水体的调控效果,探讨循环养殖模式对池塘产量的提升效果。结果显示:人工湿地间歇运行时(水力负荷为300 mm/d),其净化效率相比于连续运行有显著提升;盐角草湿地出水中的氮、磷质量浓度显著低于互花米草湿地;虽然排、换水频率有较大差异,循环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殖池塘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采用基于湿地循环水处理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分池组合混养模式能进一步提高脊尾白虾的单位面积产量,并有效控制养殖废水排放。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湿地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效益,可为江苏地区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钟非钟非赵永超赵永超陈玉生许程林吉红九
- 关键词:海水养殖池塘盐角草循环水养殖系统人工湿地
- 柳属ARF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ARF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通过与生长素应答基因启动子结合的方式,广泛作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然而,柳属中的ARF家族成员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根据拟南芥、番茄、水稻、毛果杨、杞柳、旱柳的基因组数据库和AR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对ARF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在旱柳中鉴定出68个ARFs家族的成员并在6个物种间进行了进化分析,将ARF家族分为7个亚族,7个亚族内基因都很保守。对旱柳的68个ARF基因家族成员进一步进行保守域、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等分析发现,旱柳ARF家族成员大部分具有B3、Auxin_resp两个结构域,从基因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亚族彼此间差异很大,但各亚族内外显子保守性较高。编码ARF的68个基因被定位到了32个染色体上,在两个亚基因组上分布情况相似。进一步利用转录组数据对ARF家族成员在旱柳初生生长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SmARF12B、SmARF27等基因对于速生性状具有正调控的作用。而SmARF26、SmARF1B等基因表达可能对速生性存在一定负调控作用。本研究首次对柳属ARF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并分析了其与速生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旱柳中ARF蛋白家族的作用提供依据。
- 高俊峰张严妍吴瑜玮果弘毅李懿鑫陈艳红余春梅钟非连博琳刘国元
- 关键词:旱柳ARF生物信息学分析速生性
- 基于OBE理念的合成生物学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
- 2022年
- 搞好“合成生物学”的教学对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重要影响。在OBE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合成生物学”进行课程改革,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化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有重要意义。
- 刘国元张健陈艳红余春梅钟非连博琳
-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课程改革
- 产电型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研究进展
- 2019年
- 产电型人工湿地(CW-MFC)是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人工湿地(CW)耦合的一种新兴强化污水处理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焦点逐渐从CW-MFC产电、有机物的去除等到了强化脱氮上面。文章综述了典型CW-MFC的结构参数和工艺特点,列举了一些耦合系统的产电情况和脱氮性能。对电极的材料、大小、间距、设置方式和系统的植物、基质、碱度、盐度以及耦合系统进水浓度、水力负荷、运行方式等影响CW-MFC脱氮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陈子豪钟非吴娟成水平
- 关键词: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影响因素
- 基于KWL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健康生活理念——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调节”教学为例
- 2025年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讲述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并掌握该知识点,有必要运用目前广受关注的实际生活案例来阐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睡眠不足这一当今全职学生群体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拟将KWL教学模式融入高中生物学课堂,以“睡眠不足诱发糖尿病”“睡眠充足增强免疫功能”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健康生活理念。
- 钟非杨国霞
-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 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冬季运行水温和水质控制
- 2017年
- 为探讨江苏沿海地区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的越冬问题,构建了基于温室保温与微藻净水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用于开展黑鲷越冬试验。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记录冬季运行期间系统内外水温与气温,研究太阳能温室的保温性能;通过定期采样检测养殖系统水质,比较投加微藻前后养殖池水质的差异,研究微藻净水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冬季温室内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平均水温显著高于温室外水温,有利于黑鲷顺利越冬并延长生长期;在养殖系统内接种微藻可有效降低水体氨氮(NH+4-N)浓度,并将亚硝酸盐氮(NH-2-N)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维护养殖系统水质稳定。研究表明:集成温室保温与微藻净水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可实现黑鲷越冬养殖。本研究可为存在积温不足和越冬问题的区域发展海水鱼类养殖提供参考。
- 钟非赵永超孙宇陈玉生许程林吉红九
- 关键词:黑鲷温室保温
- 氨氮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中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21年
-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CW-MFC)是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人工湿地(CW)耦合的一种新兴强化污水处理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焦点逐渐从CW-MFC产电、有机物的去除等转到了强化脱氮。在实体模型中,氨氮(NH+4-N)在开路系统中的去除率为57.6 ±1.45%,闭路系统中为67.6 ±4.74%。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借助Hydrus湿地模块建立了CW-MFC脱氮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以人工湿地模型为基础,构建水流运动及生化反应模型,并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拟合闭路耦合系统的强化脱氮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基于模型预测结果,可通过采用单侧进水、双侧出水的方式来改善系统水流均一性问题。另外,可适当增加电极厚度以富集更多微生物,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强化作用,进而提升系统的脱氮性能。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手段的结合,有助于预测复杂耦合系统的脱氮效果,为系统设计的量化、工艺的优化、规模的放大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 吴雪陈子豪钟非陈月吴娟成水平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氨氮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