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抑郁
  • 5篇细胞
  • 4篇抑郁患者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功能性消化不...
  • 3篇血淋巴细胞
  • 3篇亚群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外周血淋巴细...
  • 3篇外周血淋巴细...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细胞亚群
  • 3篇解郁胶囊
  • 3篇变化及临床意...
  • 3篇TNF-Α
  • 3篇TNF-Α水...
  • 3篇IL-6
  • 2篇乙肝

机构

  • 1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刘洪娜
  • 10篇苏少慧
  • 9篇胡义亭
  • 8篇王玉珍
  • 6篇张建
  • 4篇侯洪涛
  • 2篇郑吉敏
  • 2篇白云
  • 2篇赵红伟
  • 1篇王鼎鑫
  • 1篇赵爽
  • 1篇李月芹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肝解郁胶囊对慢乙肝伴抑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苏少慧刘洪娜胡义亭张建侯洪涛王玉珍
伴轻中度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测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研究其与HAMD评分、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
刘洪娜胡义亭苏少慧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收治的158例肝硬化患者,男93例,女65例,年龄(58.21±1.30)岁,年龄范围为41~86岁。根据是否有PVT将患者分为PVT组(n=51)和非PVT组(n=107)。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以评估危险因素及联合预测模型对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病因、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对肝硬化PVT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联合预测模型对肝硬化患者PVT的预测价值较高,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于亭亭王存凯王鼎鑫张佩彦赵爽朱萌然孙延召刘洪娜刘红玉李月芹白云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HAMD评分8~35分为轻中度抑郁)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组4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_4^+/CD_8^+、CD^+_(19)B淋巴细胞百分数、HAMD评分,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组分为研究亚组(舒肝解郁胶囊+常规保肝药治疗)20例,对照亚组(常规保肝药治疗)20例,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对照亚组和研究亚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HAMD评分。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_(19)^+B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伴轻中度抑郁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53,P<0.05),CD_4^+/CD_8^+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371,P<0.05),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_(19)^+B淋巴细胞百分数与HAMD评分无直线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21、-0.127、0.069,P均>0.05)。治疗前研究亚组与对照亚组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_4^+/CD_8^+、CD_(19)^+B淋巴细胞百分数、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亚组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均高于对照亚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亚组(P<0.05)。治疗后研究亚组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数均高于治疗前,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HAMD评分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有相关性。推测抑郁可影�
苏少慧刘洪娜胡义亭张建侯洪涛王玉珍
关键词:抑郁淋巴细胞亚群舒肝解郁胶囊
盐酸小檗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采用40%CCl_(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盐酸小檗碱组于模型建立第4周予盐酸小檗碱150 mg/(kg·d)灌胃干预动物。各组大鼠肝组织HE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各组大鼠小肠组织HE染色观察黏膜上皮绒毛结构及排列情况;全自动生物化学检测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盐酸小檗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小肠黏膜结构不完整,肠绒毛排列不整齐;盐酸小檗碱组较模型组小肠黏膜结构完整,肠绒毛排列整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盐酸小檗碱组血清ALT、AST、TBIL、DAO、TNF-α均升高(P<0.05);盐酸小檗碱组血清ALT、TBIL、DAO、TNF-α均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血清ALB、小肠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P<0.05),盐酸小檗碱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时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盐酸小檗碱能减轻肝纤维化时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水平有关。
张建侯洪涛刘洪娜崔子瑾史林平郑吉敏王玉珍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肝纤维化肠黏膜机械屏障OCCLUDIN蛋白
Gardner综合征1例报告
2023年
背景Gardner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G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总结了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GS的认识.病例简介本文报道1例38岁的女性GS患者,因间断腹胀、恶心、呕吐15 mo,加重1 wk来院,相关检查示肠道腺瘤、腹壁及腹腔多发硬纤维瘤,基因测序证实该疾病诊断.对其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及对症治疗,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后患者上述症状复发,并较前加重,至外院行胃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GS临床变现多样,肠外表现多早于肠息肉出现,对于患者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从而尽早治疗,提高预后.
张梦璇刘洪娜郑吉敏申安东徐燕燕苏少慧
关键词:GARDNER综合征硬纤维瘤软组织肿瘤结肠息肉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洪娜苏少慧胡义亭王玉珍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状态与血清白介素6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8且≤35分)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为病例组,同期HAMD评分显示没有抑郁症状(<8分)的40例FD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IL-6水平,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结果病例组血清IL-6水平、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HAMD评分、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1);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患者抑郁程度越重,其血清IL-6水平越高,消化不良症状也越重。
刘洪娜苏少慧胡义亭王玉珍
关键词:抑郁症白细胞介素6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洪娜苏少慧胡义亭王玉珍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本院2010-01-2017-10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46例,年龄(65.8±5.3)岁;非老年组96例,年龄(46.5±3.2)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疾病分型、范围、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的实验室各项指标检测情况,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统计各组临床药物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患者病变范围较局限,病情较轻。老年组PLT计数超过正常上限患者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2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疾病累及范围、病变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不同于非老年者,体现了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身的疾病特点。
胡义亭张建刘洪娜苏少慧白云赵红伟
关键词:老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