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莹
- 作品数:6 被引量:2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其发病规律及演变。方法:收集并分析97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住院的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信息。结果:1)97例患者中男性占多数(54.64%),中位年龄为45岁,96.91%的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2)常见症状表现为发热(79.38%)、咳嗽/干咳(51.55%)、乏力(40.21%)、纳差(37.11%)、咽痛/痒(36.08%)、腹泻(24.74%)、出汗(22.68%)、鼻塞(17.53%)、头痛/晕(15.46%)、流涕(15.46%)。3)肺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累及范围广;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CD3、CD8、CD4、CD45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触珠蛋白、酸性糖蛋白、纤维蛋白原、D-D二聚体明显升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94.85%的患者联合使用中药/中成药,35.05%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97例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呈病毒感染特征,预后大多良好。
- 时佳时佳杨宗国杨宗国陆云飞吕莹徐庆年汤伯宗殷科珊卢洪洲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嗅觉障碍的中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特点、住院天数。方法对2020年4月7日至4月30日确诊的COVID-19伴随嗅觉障碍患者22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鼻部症状,同时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于入院第11天统计治疗方案并再次使用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中西医治疗均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为基础,同时参考《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中救治方案,中医处方经分析辨证,进行加减。在入院第11天、连续针灸治疗3次后再次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结果22例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中来自俄罗斯17例,占77.27%,症状以咽干、咽痒最多,为7例,占31.82%,临床特点以味觉下降最常见(14例,63.64%)。舌质主要为淡红(10例,45.45%)或红(5例,22.73%),苔象主要见舌苔薄6例(27.27%),薄黄腻4例(18.18%),脉象中最多见为脉细(8例,36.36%),证型以湿遏卫阳为主(11例,50%)。治疗上22个病例全部使用羟氯喹及中药汤剂,中药汤剂中辨证使用通窍药物,其中12例(54.55%)使用白芷。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结果提示患者入院第11天较入院第1天的嗅觉功能评分升高,其中7例患者经针灸治疗3次后嗅觉评分较针灸治疗前升高,22例COVID-19伴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较91例COVID-19无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当患者入院第11天评分为4分时住院天数较其他评分相对最短。结论22例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以湿遏卫阳为主,入院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嗅觉恢复,但治疗对嗅觉恢复的帮助程度需进一步研究,22例COVID-19伴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较91例COVID-19无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
- 陈姼姼时佳时佳杨宗国汤伯宗殷科珊殷科珊张文思朱慧朱慧房星星徐庆年吕莹
- 关键词:嗅觉障碍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海地区49例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3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西医疗法对比。方法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67例新冠肺炎患者,按照接受疗法的不同分为西医组(18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9例)。西医组予氧疗、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重症患者给予抗炎、调节免疫及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予中成药或汤药口服治疗。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症状信息、中医证候(包括舌象、脉象)信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退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CT改善率、危重型转化率、住院时间、总病程。结果①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一般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西医组27.78%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4.69%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③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71.64%)、咳嗽/干咳(52.24%)、乏力(47.76%)、纳差(35.82%)、咽痛/痒(31.34%)、咳白痰/黄痰(26.87%)、出汗(25.37%)、腹泻(22.39%)、鼻塞(13.43%)、头痛/晕(13.43%);两组间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西医结合组中湿毒郁肺证32例,占65.31%;热毒闭肺证17例,占34.69%;患者以舌色红或淡红、舌苔白腻为多见,滑脉多见。⑤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住院天数更短、入院第6天临床症状积分更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总病程、退热时间、入院第6天CT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向危重型转化的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
- 时佳时佳杨宗国陈姼姼陈姼姼陆云飞吕莹徐庆年汤伯宗殷科珊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回顾性分析
- 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对肝郁脾虚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对肝郁脾虚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中医科住院患者及门诊治疗的肝郁脾虚型肝硬化患者患者87例,随机分为肝病红外治疗仪组40例和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组47例。肝病红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病红外治疗仪进行治疗30 min/d;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30个工作日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Fibro Scan、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胁痛、腹部胀满评分及Fibro Scan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组间比较,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组对失眠、腹部胀满、恶心厌食、腹泻、乏力倦怠的疗效优于肝病红外治疗仪组(P<0.05)。在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中,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组总有效率为41.2%,肝病红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23.22%,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分级构成比方面,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组明显优于肝病红外观察组(P<0.05)。在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中,2组患者治疗后Fibro Scan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肝病红外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Fibro Scan指标。
- 陈姼姼陈晓蓉徐庆年陆云飞吕莹汤伯宗张文思杨宗国俞媛
- 关键词:针灸
- 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6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50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并依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进行分析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27∶1;74%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20%的患者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胸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多见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其中湿毒郁肺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热毒闭肺型患者(P=0.002),而湿毒郁肺型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热毒闭肺型(P=0.02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湿毒郁肺型为主,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 陆云飞杨宗国王梅时佳时佳王振伟吕莹汤伯宗徐庆年徐庆年殷科珊
- 关键词:中医证候
- 从“寒湿疫”论治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从“寒湿疫”角度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COVID-19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宣肺透邪、解表开闭、散寒祛湿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淋巴细胞亚群)及胸部C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8例患者出院时均无咳嗽、咯痰、胸闷等明显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出院前恢复正常;胸部CT主要表现均有改善。结论:从“寒湿疫”论治普通型COVID-19,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提示COVID-19的中医病因可能与“寒湿”有关。
- 汤伯宗田成徐庆年陆云飞杨宗国叶晨时佳吕莹陈姼姼殷科珊陈晓蓉
- 关键词:寒湿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