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祥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电刺激
  • 3篇偏瘫
  • 3篇偏瘫患者
  • 3篇功能性
  • 3篇功能性电刺激
  • 2篇肉毒
  • 2篇肉毒毒素
  • 2篇注射
  • 2篇卒中后
  • 2篇踝足矫形器
  • 2篇脑卒中后
  • 2篇脑卒中偏瘫
  • 2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痉挛
  • 2篇矫形器
  • 2篇A型肉毒毒素
  • 1篇电刺激疗法
  • 1篇电刺激治疗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作者

  • 6篇张永祥
  • 4篇王强
  • 2篇李江
  • 2篇张茹
  • 2篇李如一
  • 1篇柏广涛
  • 1篇高思山
  • 1篇孟祥民
  • 1篇侯桂英
  • 1篇王咏梅
  • 1篇陈曦
  • 1篇张文洁
  • 1篇韩淑娟
  • 1篇崔晓琳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功能性电刺激与踝足矫形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与踝足矫形器(AFO)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对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FES组及AFO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FES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步态训练矫正仪电刺激偏瘫侧下肢腓总神经及胫前肌,每天治疗30min,每周治疗5d,共持续治疗4周。AFO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佩戴固定式踝足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每天治疗30min,每周治疗5d,共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10in最快步行速度测试(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Holden步行功能评分(FAC)、踝趾屈肌肌张力评估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10MWT、FAC、TUGT、踝趾屈肌肌张力、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IOMWT、TUGT、FAC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尸〈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后FES组患者10MWT[(0.84±0.46)m/s]、FAC评分[(3.50±0.65)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均显著优于AFO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UGT、踝趾屈肌肌张力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与AFO治疗均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并且FES较AFO能更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
伦亿禧王强张永祥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踝足矫形器脑卒中
盆腔脓肿检出鼠伤寒沙门菌1例被引量:1
2017年
病人,女,30岁。因左侧盆腔腹膜后脓肿清除术后发热及左下肢疼痛2周余,于2016年4月1日收入我院。病人于2016年3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2h后出现发热,最高39.5℃,于当地医院行盆腔CT检查,提示左侧盆腔肿物脓肿可能性大,遂行左侧盆腔腹膜后脓肿清除术。术中取脓液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大肠埃希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抗感染治疗。病人仍左下肢疼痛及间断性发热,遂就诊我院。
张文洁张永祥崔晓琳王咏梅韩淑娟侯桂英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盆腔感染病例报告
功能性电刺激与踝足矫形器对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脑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尤以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最为显著.卒中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运动系统失去了高位神经中枢的控制,患侧下肢出现伸肌共同运动模式,导致足下垂等异常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独立转移能力,并且行走过程中容易造成关节扭伤,影响康复效果.因此,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治疗对于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尤为重要,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与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osis,AFO)常被用于纠正与预防卒中后患者的异常步态.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作为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两种常用方法,两者均有明确疗效,但对FES与AFO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的临床研究目前尚未进行.本研究通过评估患者患侧下肢的FMA、踝背屈肌肌力、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比较FES与AFO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
伦亿禧王强张永祥
关键词:下肢运动功能功能性电刺激踝足矫形器偏瘫患者BRUNNSTROM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不同次数的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不同次数的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刺激组、常规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行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强化刺激组联合FES治疗,每次20 min,每日2次FES治疗;常规刺激组亦联合FES治疗,每次20 min,但每日仅1次FES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步行康复训练,每次20 min,每日1次步行康复训练.全部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对3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跖屈肌的肌张力进行评定,并分别对患者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 、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MWS)、6 min步行距离(6MWT)、Holden步行能力分级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综合评估.结果 ①治疗前,3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患者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TUGT、10 mMWS和6MWT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常规刺激组和对照组的踝跖屈肌肌张力M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刺激组踝跖屈肌肌张力MAS评分[(1.37±0.43)分]较组内治疗前[(1.63±0.43)分]明显下降(P<0.05);强化刺激组的10mMWS[(0.74±0.35)m/s]、6MWT[(198.88 ±68.41)m]较常规刺激组和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刺激组的10 mMWS[(0.58±0.41) m/s] 、6MWT[(181.31±87.08) m]较同时间点对照组[(0.48 ±0.25)m/s、(140.33 ±79.69)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的TUGT、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踝跖屈肌肌张力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增加1次的FES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陈曦王强张永祥董延广杨丰延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足下垂脑卒中偏瘫
A型肉毒毒素与酒精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和50%酒精(EA)神经肌肉阻滞对改善脑卒中后下肢中枢性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本研究的伴有足下垂和内翻的脑卒中患者92例,按连续人院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型肉毒毒素(BTXA)组和酒精(EA)组,选择患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后肌作为靶肌肉,分别行局部肌肉注射治疗。BTXA组(48例),给予浓度为50U/ml的BTXA,每块肌肉注射位点1~4个,注射量50~200U,一次总剂量〈600U;EA组(44例)给予50%酒精注射,总量〈10ml(每个注射位点0.1~0.5m1)。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和12周由专人进行改良Ashworth分级(MAS)、3113起立一行走计时测试(TUG)、10m步行测定(10m—wT)及步态功能视觉类比评定(VAS—GF);并全程监测患者注射药物后的不良反应。结果①注射后2周,2组患者的MAS较组内注射前有明显改善(P〈0.05),BTXA组与EA组比较,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改善更明显;但2组在10m.wT、TUG和VAS—GF方面的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射后4周,BTXA组患者的MAS评分与组内注射前及注射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的MAS评分较组内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TUG、10m—wT和VAS—GF均较组内注射前有明最提高(P〈0.05)。③注射后12周,BTXA组患者的MAS、TUG、10m—wT和VAS—GF与组内注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的VAS-GF较组内注射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10m—wT和TUG较组内注射前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EA组有11例出现注射区
李江李如一王琛涵张茹张永祥高思山王强
关键词:肉毒毒素脑卒中下肢痉挛神经肌肉阻滞
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A型肉毒毒素肌注疗效及其最佳治疗剂量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BT-A)对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最佳治疗剂量及浓度。方法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49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BT-A低剂量(A 200 U)低浓度(A 50 U/m L);B组,BT-A低剂量高浓度(200 U,100 U/m L);C组,BT-A高剂量低浓度(400 U,50 U/m L);D组,BT-A高剂量高浓度(400 U,100 U/m L)。注射靶肌肉为患侧小腿三头肌、胫后肌,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4 d、1周、2周、4周、12周进行Ashworth分级(MAS)、起立-行走时间(TUG)、步速(10 m步行时间)、步行功能评定。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注射前的MAS、TUG、步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射后第4天,A、B组各评价指标无改变,C、D组MAS评分降低,与其注射前及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射后1周,A、B组MAS评分较其注射前以及第4天时明显改善(P均〈0.05)。注射后2周,各组MAS显著改善(P均〈0.05),但步速、步行功能及TUG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时A、B组无明显变化,后两组仍有改善,与注射前、注射后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时,A、B组MAS恢复接近原来状态,C、D组仍保持较好效果,MAS维持在2周左右的水平,持续12周以上,MAS、步速、步行功能、TUG等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T-A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痉挛足踝关节活动度以及独立步行能力;BT-A起效时间主要集中于第4~7天,维持3个月或更长时间;400U、50 U/m L是BT-A最优化剂量和浓度。
李江孟祥民李如一高思山张茹张永祥柏广涛
关键词:脑卒中A型肉毒毒素肌内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