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鸽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肾脏
  • 1篇鼠肾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弥散
  • 1篇弥散磁共振成...
  • 1篇扩散
  • 1篇扩散加权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成像
  • 1篇成像评估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大鼠肾脏
  • 1篇MITOQ

机构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孙浩然
  • 1篇吴焕焕
  • 1篇张蕊
  • 1篇刘晓鸽

传媒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扩散加权成像评估MitoQ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评估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 Q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保护作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暂时夹闭大鼠左侧肾动脉45 min以建立IRI模型。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ito Q组(5只,IRI+Mito Q)和对照组(5只,IRI+生理盐水)。在术前(第0天)和术后不同时间(第2、5、7和14天)对大鼠进行DWI扫描,并测量双侧肾外髓外带(the outer stripe of the outer medulla,OSOM)的ADC值。最后一次MRI检查结束后对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最小显著差法比较不同时间点组间及组内ADC值的差异。借助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大鼠双肾ADC值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大鼠右肾ADC值无明显差异,在术后各时间点,每组大鼠左肾OSOM的ADC值均低于右肾(P<0.01),对照组左肾ADC值于各时间点均低于Mito Q组。第2天Mito Q组和对照组左肾分别为(3.66±0.29)×10-4 mm2/s、(3.09±0.39)×10-4 mm2/s,P<0.05;第5天Mito Q组和对照组左肾分别为(3.75±0.32)×10-4 mm2/s、(2.95±0.79)×10-4 mm2/s,P<0.05;第7天Mito Q组和对照组左肾分别为(3.77±0.42)×10-4 mm2/s、(2.98±0.49)×10-4 mm2/s,P<0.05;第14天Mito Q组和对照组左肾分别为(3.93±0.23)×10-4 mm2/s、(3.05±0.20)×10-4 mm2/s,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肾损伤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对照组IRI肾脏OSOM,其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高于Mito Q组IRI肾脏(P<0.01)。结论肾脏扩散加权成像可无创评价Mito Q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刘晓鸽吴焕焕张蕊孙浩然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弥散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