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宝祥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人工智能在多原发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影像诊断系统和CT血管支气管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bronchoangiography,3D-CTBA)手术规划系统在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3例M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性37例,中位年龄60(39~75)岁。分别采用AI和人工分析患者术前CT。整理行3D-CTBA患者资料,评价AI和3D-CTBA在MPLC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I筛查MPLC的敏感性为84.91%。AI识别MPLC高危浸润性病变的敏感性(91.90%vs.83.78%)、准确性(85.60%vs.84.00%)不弱于人工判读。12例患者应用3D-CTBA进行术前规划,术中情况与重建结果基本相符。结论AI在识别MPLC浸润性病变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3D-CTBA重建解剖结构准确,可指导术前规划。
- 蔡荣强钟铠泽刘计宽李鑫裴宝祥张康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多原发肺癌肺段切除术
- 早期食管癌患者微创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创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8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患者242例的临床资料,对符合条件的10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式,分为微创组(IG,n=66)和常规组(NG,n=36),比较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早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既往开胸史、切入深度、甲状腺动脉参数和半定量评分、淋巴结清扫数目、喉返处淋巴结被膜残留个数、术后恢复时间、APACHEI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而年龄、存在转移淋巴结个数、腹、胸腔处淋巴结被膜残留个数,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对2年内预后生存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存在9个显著差异因素,分别为年龄、既往开胸、喉返处淋巴结切入深度、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个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切除数目(左、右和总数)和被膜残留个数,以及APACHEII评分和并发症出现率。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其中7个因素与预后生存结局密切相关,且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创术能完整地清扫喉返神经旁可疑或病变的淋巴结,通过提高准确判断病灶位置,控制切入深度,减少对周围血管和组织的破坏,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并发症出现风险,延长食管癌患者预后存活时间。
- 张广敬姜美玲张康裴宝祥杨满琪徐军
- 关键词:食管癌微创术淋巴结清扫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