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 作品数:23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20例 被引量:2 2022年 笔者采用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笔者于2021年5月至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了经盆底肌锻炼无效或无法掌握盆底肌锻炼方法的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20例。 陈姗 汪司右 刘姗 高云球 王慎鸿 宣丽华关键词:尿失禁 前列腺术后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相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住院的550例HSCT受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并发症分为CNS组(24例)和非CNS组(526例),分析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分析CNS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危险度等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550例受者中330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220例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共有24例受者(4.36%)发生CNS并发症,其中4例发生了2种CNS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包括颅内感染8例(28.57%),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6例(21.43%),中枢肿瘤侵犯4例(14.29%),颅内出血4例(14.29%),脑白质病2例(7.14%),不明原因脑病4例(14.29%)。Logisitic回归分析CNS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血小板植入时间(β=0.084,OR=1.088,P=0.048)、CMV感染(β=1.295,OR=3.65,P=0.008)与HSCT受者CNS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年龄(β=-0.052,OR=0.949,P=0.004)与HSCT受者CNS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24例发生CNS并发症的受者9例(37.50%)死亡,其中3例颅内感染,3例脑出血,2例TMA,1例不明原因脑病。血小板植入时间是HSCT受者发生CNS并发症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CMV感染、血小板植入时间均是发生HSCT后CNS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血小板植入时间是HSCT受者发生CNS并发症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通林 商臻 曹阳 张义成 孟凡凯 杨漾 王珏 张东华 赖林静 刘姗 葛杭萍 肖毅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 并发症 髓源性抑制细胞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1年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了基因突变、病毒感染、放射损伤等因素外,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微环境的异常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由一群未成熟的异质性细胞构成,能通过抑制T细胞功能和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发育成熟发挥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该群细胞的表型以及功能正在被不断解读,并且有可能成为疾病预后评判以及治疗干预的靶点之一。本文现就MDSC的功能及其在多种血液病中的变化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并围绕目前靶向MDSCs的相关治疗探索做一介绍。 刘琪 吴迪炯 庄振超 沈英英 刘姗 邵科钉 沈一平 周郁鸿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信号通路 血液系统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PFO的患者105例,其中行手术封堵者54例(手术组),未手术封堵者51例(非手术组),根据术中有无使用房间隔穿刺鞘和有无行房间隔穿刺术将手术组分为4个亚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出院后症状转归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大部分PFO患者偏头痛和头晕发作后部位固定且长期稳定存在,小部分进行性加重或疼痛游走,无自然消失、好转或缓解。手术组女性、症状数量多于非手术组(均P<0.05),年龄、发病年龄、卵圆孔隧道长度、左心房前后径小于非手术组(均P<0.05),症状严重程度、右向左分流(RLS)等级、出院后症状好转率高于非手术组(均P<0.05)。有房间隔穿刺鞘和行房间隔穿刺术亚组的RLS等级、卵圆孔尺寸小于无房间隔穿刺鞘和无房间隔穿刺术亚组(均P<0.05)。多普勒彩色超声显示有左向右分流者在行封堵术时导丝更易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封堵术是PFO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因素(HR=5.01,95%CI:1.96~12.80,P<0.05)。结论RLS等级、偏头痛、封堵术等指标是PFO的预后影响因素,对符合适应证,特别是有症状且合并心脏超声高等级RLS的患者行封堵术是其症状和预后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 张露秋 刘姗 蔡宏文 周鑫斌 连苗军 冯朋朋 林天宝 裴君 毛威 朱敏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预后 紫草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初步评价紫草膏治疗轻度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儿童特应性皮炎(AD)患者200例,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局部外用院内制剂紫草膏;对照组在观察组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ORAD评分、皮损区和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pH值等.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评分均下降,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均上升,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减少、pH值降低.结论紫草膏外用治疗AD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顾瑶敏 罗宏宾 孟泽彬 刘姗 陶茂灿 杨晓红 曹毅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紫草膏 皮肤屏障 人工智能辅助识别系统在结肠镜检查质量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识别系统在结肠镜检查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3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前瞻性纳入电子结肠镜检查者700例, 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人工智能辅助检查(AI)组和常规组, 分别比较两组间腺瘤发现率(ADR)、息肉发现率、腺瘤大小和数量、肠道准备评分(BBPS)、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盲肠插管率。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偏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有691例患者纳入分析, 按意向(ITT)分析和按方案(PP)分析, AI辅助识别结肠镜组的退镜时间长于常规组[ITT:436(305, 620)比 368(265, 510)s, Z=-4.24, P<0.001;PP:439(306, 618)比 364(262, 500)s, t=-4.50, P<0.001], 但两组间ADR[ITT:35.5%(123/346)比 32.2%(111/345), χ^(2)=0.88, P=0.349;PP:34.2%(108/316)比 31.1%(99/318), χ^(2)=0.67, P=0.414]、腺瘤数量[ITT:0(0, 1)比 0(0, 1), Z=-1.08, P=0.282;PP:0(0, 1)比 0(0, 1), Z=-0.87, P=0.387]、息肉发现率[ITT:24.6%(85/346)比 24.6%(85/345), χ^(2)<0.01, P=0.983;PP:25.0%(79/316)比 24.2%(77/318), χ^(2)=0.05, P=0.818]、BBPS[ITT:(6.5±0.9)比(6.5±0.7)分, t=-0.59, P=0.555;PP:(6.7±0.6)比(6.6±0.6)分, t=-1.83, P=0.068]、盲肠插管率[ITT:100.0%(346/346)比 99.4%(343/345), χ^(2)=0.50, P=0.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排除不充分肠道准备及盲肠插管失败后, 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可显著提高小腺瘤(≤5 mm)的检出率[PP:27.8%(88/316)比 21.1%(67/318), χ^(2)=3.94, P=0.047]。结论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可以增加结肠镜检查中的退镜时间, 并提高小腺瘤的检出率。 金波 黄亮 刘姗 吕宾 胡玥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人工智能 结肠息肉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周郁鸿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刘姗 陈帅 李秋爽 黄思佳 叶宝东 周郁鸿 吴迪炯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名老中医 学术经验 中国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检索我国已发表关于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pRCT)的文献,分析当前pRCT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7月31日我国学者发表的pRCT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和突变词。结果共发表中英文文献196篇,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79篇中文文献分布在44种期刊上,117篇英文文献分布在71种期刊上;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7篇),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香港大学(34篇);中文文献聚类标签词分别为临床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循证医学、中医综合方案、临床试验方案、临床研究和药物经济学,英文文献聚类结果有待进一步凝练;中英文文献分别产生4个和5个突现词,突现词持续时间只有1~3年。结论我国pRCT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临床试验综合方案、真实世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4个领域,但该研究核心作者较少、研究机构分散,机构间合作有待加强。 吕志杰 吴丽 李秋爽 刘姗关键词:CITESPACE 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临床研究的统计学策略 被引量:1 2021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临床研究既有中医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又有新发传染病特殊诊疗情境下开展临床研究的特殊性,观察性研究成为最可行的研究设计类型。为了获得临床研究更好的科学性,建议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时机不同进行干预分组,可以引入外部对照进行比较,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基线均衡性的校正,在效应指标设计时考虑由主到次、由终点结局指标到替代指标的策略。 季聪华 毛威 卢汉体 李秋爽 吴丽 刘姗 郭清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统计学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中医药研究生《临床科研设计》课堂互动式教学实践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增加中医药研究生《临床科研设计》课程课堂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方法: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在课堂的开始、中途和结束前分别安排3次基于二维码扫描、课堂测试,所有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答题,老师通过信息系统快速统计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讲解。进一步利用课堂测试信息进行到课统计和平时分确认。结果:学生到课率、请假报告率提高明显,课后提问情况、平时成绩科学性、期末成绩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结论: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教学互动效率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明显。 季聪华 刘姗 张颖关键词:网络信息平台 教学互动 临床科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