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同位素
  • 4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岛礁
  • 2篇底栖动物
  • 2篇营养盐
  • 2篇食物网
  • 2篇水域
  • 2篇基线
  • 1篇多样性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盐分布
  • 1篇优势度
  • 1篇生态系统
  • 1篇中营养
  • 1篇资源密度
  • 1篇枸杞
  • 1篇稳定性
  • 1篇无机氮
  • 1篇虾类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陈玲
  • 4篇章守宇
  • 3篇王凯
  • 3篇汪振华
  • 2篇朱志清
  • 2篇周曦杰
  • 2篇赵旭
  • 1篇李云凯
  • 1篇梁金玲
  • 1篇徐胜南

传媒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岛礁水域海藻场食物网基准生物的选择被引量:14
2016年
岛礁海域海藻场是近岸浅海重要的湿地生境之一,其所在水域的食物网往往较开阔水域复杂,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来揭示其独特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规律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在利用该技术之前,往往需选择恰当的基准生物以更准确地阐释海藻场食物网各阶层的营养关系。为此,于2014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浙江省枸杞岛海藻场选取4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蝾螺(Turbo petholatus)、角蝾螺(Turbo cornut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和带偏顶蛤(Modiolus comptus)]为实验对象,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其δ^(13)C和δ^(15)N值的种内(间)时空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评估其作为基准生物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种底栖动物的δ^(13)C和δ^(15)N值受其食性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发现带偏顶蛤和角蝾螺的δ^(13)C和δ^(15)N值相对更为稳定,因此可分别作为浮游和底层营养关系的基准生物。本文结果可为我国在东海岛礁水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
陈玲王凯周曦杰赵旭陈亮然章守宇汪振华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大型底栖动物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枸杞岛海藻场基线生物初步研究
基线生物的确定对于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的构建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枸杞岛海藻场的后头湾、黄石洞、龙泉和石浦等四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通过测定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带偏顶蛤(Modiolus co...
陈玲章守宇王凯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岛礁水域海藻场食物网基准生物的选择
岛礁海域海藻场是近岸浅海重要的湿地生境之一,其所在水域的食物网往往较开阔水域复杂,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来揭示其独特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规律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在利用该技术之前,往往需选择恰当的基准生物以更准确地阐释海...
陈玲王凯周曦杰赵旭陈亮然章守宇汪振华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大型底栖动物
文献传递
基于连续流动法的东海区营养盐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根据2016年东海区断面调查资料,采用流动分析法对海水中磷酸盐(PO_4-P)、亚硝酸盐(NO_2-N)、硝酸盐(NO_3-N)、氨盐(NH_4-N)、硅酸盐(SiO_3-Si)5项营养盐进行了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盐含量高值主要出现在东海北部及长江口和舟山群岛外侧海域,而黑潮区和台湾暖流海域则存在大片低值区;除黑潮区和台湾暖流海域表层无机氮(DIN)含量较低外,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和江浙沿岸海域表层DIN含量均较高;硅酸盐含量分布除东海北部和江浙近海海域硅酸盐含量低于0.32 mg/L外,其余海区表层硅酸盐含量均低于该值。
叶林安朱志清徐清廖友根陈玲
关键词:磷酸盐无机氮硅酸盐
海水中营养盐冷冻保存法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流动分析法对海水中磷酸盐(PO_4^(3-)-P)、亚硝酸盐(NO_2^--N)、硝酸盐(NO_3^--N)、氨盐(NH_4^+-N)、硅酸盐(SiO_3^(2-)-Si)5项营养盐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O_4^(3-)-P的稳定性时间为39 d,NO_2^--N的稳定性时间为42 d,NO_3^--N的稳定性时间为42 d,NH_4-N的稳定性时间为33 d,SiO_3^(2-)-Si的稳定性时间为51 d,故可以认为采用营养盐冷冻保存法可以有效保存海水样品33 d。此外,还对营养盐冷冻保存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叶林安陈玲章紫宁朱志清
关键词:营养盐稳定性冷冻保存
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基线的选取被引量:22
2017年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分析海洋生物食性和营养级时,需要选择某种生物或物质的稳定同位素值作为基线.本文综述了河口和海湾、浅海、大洋及深海4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基线的选取,分析了影响稳定同位素基线选择的因素,以及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在消除基线时空异质性中的潜在价值,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贡艺陈玲李云凯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基线
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虾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虾类群落组成特征,于2013年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14年冬季(3月)、春季(5月)对马鞍列岛海域进行了桁杆虾拖网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资源密度及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主要优势种密度对虾类总密度的影响。结果全年在马鞍列岛海域采集虾类20种,隶属于2目9科16属。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6种),春季次之(14种),冬季(13种),夏季最少(12种)。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各个季节皆为优势种,是影响马鞍列岛海域虾类资源密度变化的主要种类。虾类的群落生物量和丰度在夏季达到最高(206.7 kg/km^2和117.4×103ind/km^2),而秋季降至最低(46.9 kg/km^2和28.7×103ind/km^2)。马鞍列岛海域虾类的丰富度指数(D)为1.12~1.55,多样性指数(H')为0.84~1.55,均匀度指数(J')为0.41~0.76,均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各季节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
梁金玲汪振华章守宇徐胜南吴程宏陈玲
关键词:虾类优势度资源密度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