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新疆重点雹区防雹作业效果检验评估被引量:7
- 2020年
- 利用1976-2013年新疆主要冰雹多发地区及新疆总的年冰雹灾害面积资料,依据所选地人工防雹业务发展关键历史节点,确定其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年份。采用Welch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以年冰雹灾害面积作为统计变量,对所选的新疆主要冰雹多发区,以及新疆总体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前后的显著性进行评估分析,以得出新疆重点雹灾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结果表明: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后,阿克苏地区防雹减灾效果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在显著性水平α=0.01时,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面积15062.9 hm^2,相对减少43.14%,按农业生产值计算,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损失28109万元,年平均挽回农业生产值损失3.49%,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6;利用区域回归分析法得出,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面积23802 hm^2,相对减少54.5%,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造成损失44417万元,年平均挽回农业生产值损失5.51%,年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10,显著性水平高达0.01;奎玛流域和伊犁河谷地区显著性水平均为α=0.2,未达到0.05的临界值,因此显著性一般;新疆总体防雹减灾效果显著性水平α=0.05,减灾效果显著。在显著性水平α=0.01时,新疆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面积3374.3 hm2,相对减少4.1%,换算成农业生产值,年平均减少冰雹灾害损失6663.6万元,年平均挽回农业生产值损失0.09%;兵团博乐垦区和五家渠垦区防雹减灾效果显著度均为α=0.05,减灾效果显著。
- 李斌郑博华朱思华
- 关键词:人工防雹
- 机载焰弹发射装置弹药储运防护设计
- 2018年
- 目的为了近一步加强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行业机载焰弹发射装置弹药的安全储运和防护问题。方法依据焰弹的贮运要求和对现有机载催化作业设备的材料、技术指标、性能要求、结构原理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该装置由发射器、电路控制器和Ag I焰剂构成。经试验和初步应用证明,该发射装置具有手自一体2种发射模式,携弹量为400枚,可连续作业达4 h以上,与目前所使用的相关机载焰弹发射装置相比,在作业方式、作业效率和弹药安全防护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结论新型机载焰弹发射装置的成功研发有效地弥补了机载焰弹设备在弹药携行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并为其他类似的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 晏军李斌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 机载焰弹发射装置弹药储运防护设计
- 为了近一步加强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行业,机载焰弹发射装置弹药的安全储运和防护问题。方法依据焰弹的贮运要求和对现有机载催化作业设备的材料、技术指标、性能要求、结构原理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设计出一套具有结构合理...
- 晏军李斌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 新疆天山夏季气象条件对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使用宽范围粒径谱仪对天山白杨沟风景区2019年8月5-25日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进行观测,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天山地区夏季气象条件对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天山地区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平均为3539.2 cm^-3、116.5μm^2·cm^-3和17.6μm^3·cm^-3.不同降水过程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不同.不同降水过程中气溶胶数浓度谱均为单峰型分布,持续时间长的小雨和毛毛雨对气溶胶数浓度谱谱形的影响较小,而降雨量较强的短时降水过程往往会使得气溶胶粒径谱峰值往大粒径段偏移.降雨过程气溶胶表面积浓度谱和体积浓度谱为多峰型分布,表面积浓度主要集中在30~500 nm的细粒子段,体积浓度主要集中在1~10μm的粗粒子段.相对湿度(RH)对核模态气溶胶数浓度和积聚模态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较大,对爱根核模态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溶胶数浓度谱均为单峰型分布.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气溶胶数浓度谱的峰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在<40 nm时更加显著.气溶胶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随风速风向的分布与能见度随风速风向的分布呈现相反的趋势.
- 李圆圆王红磊银燕银燕李斌沈利娟
- 关键词:数浓度粒径分布气溶胶气象要素
- 中天山PM_(2.5)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 2025年
- 为了了解中天山PM_(2.5)的污染特征,于2019年7—9月在中天山乌拉斯台地区采集了PM_(2.5)样品,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PM_(2.5)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PM_(2.5)中重金属和PAHs来源和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天山夏秋季PM_(2.5)中重金属和PAHs浓度总体偏低;重金属总平均浓度为238.50 ng·m^(-3),各元素平均浓度水平为Fe>Cu>Zn>Pb>Mn>Cr>As>V>Rb>Ni>Co>Se>Cd>Tl,除Fe(139.90 ng·m^(-3))和Cu(78.72 ng·m^(-3))外其余元素平均浓度均在10 ng·m^(-3)以下;PAHs总平均浓度为1.37 ng·m^(-3),3环、4环和5~7环的浓度占比分别为3.59%、32.34%和64.07%。(2)观测期间PM_(2.5)主要受到来自西部的长距离输送和来自北部与西部的短距离输送影响,还可能受山谷风和边界层变化的影响。(3)正矩阵因子分析(PMF)得到污染源为天然气燃烧与石油源(28.56%)、机动车排放和燃煤(28.46%)、生物质燃烧和工业污染(16.14%)、有色金属冶炼(14.32%)和扬尘(12.52%)。(4)经呼吸道途径直接吸入PM_(2.5)中重金属和PAHs对成人和儿童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非致癌健康风险较低;存在致癌风险的单体是Cr、Co、As、Se元素,其余物质健康风险较低。
- 柴明辰徐国杰甄钟秀银燕郑博华陈魁李斌李圆圆
- 关键词:重金属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中天山
- 克拉玛依市冬季飞机人工增雪作业效果统计分析
- 本文利用克拉玛依区气象站1957-2016年历年12月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序列检验、不成对秩和检验以及t-检验法等统计学方法,对开展冬季飞机人工增雪作业前历史期31a和作业期29a的年12月降水量作为统计变量,进行系统性...
- 李斌郑博华兰文杰杨琳
- 关键词:降水量
- 利用区域回归分析法对阿克苏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再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评估阿克苏地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前后年雹灾面积的差异性,分析该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为开展人工防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1978年~2013年的年雹灾面积统计资料,以1996年作为阿克苏地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开始年,采用统计学的区域回归分析法,将喀什地区作为对比区,分析阿克苏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前后各18 a的年雹灾面积差异性。【结果】阿克苏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后,平均年雹灾面积减少23 802 hm^2,相对减少率为54.5%。结合农业经济数据,年平均减少雹灾损失44 417×10~4元,年投入产出比接近1∶10,统计显著性水平高达0.01。【结论】阿克苏地区通过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后,冰雹灾害损失显著减小,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李斌郑博华史莲梅朱思华
- 关键词:人工防雹
- 人影机载子焰弹播撒装置研制应用
- 目的为了近一步提高和加强当前人工影响天气行业机载催化作业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当前所使用的机载催化作业设备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种将弹药安全防护功能和视频影像技术融合起来的全新设计理念.结果通过试验和初步...
- 晏军胡帆郭帷李斌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 影响伊犁河谷地区冬季降水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与降水率的统计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2014—2018年逐时降水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伊犁河谷地区冬季降水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与降水率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水汽通量是影响伊犁河谷冬季降水的最主要因素,其与降水率呈正相关;上游风速、水汽通量、弗劳德数和大气可降水量都会对该地区降水产生影响,这四个参数可以通过依赖于水汽通量的多元回归较好地拟合出降水率;静力稳定度与该地区降水没有明显统计关系,但较强的降水更多出现在稳定度较弱的天气;利用T模态斜交主成分分析法将伊犁河谷天气系统分为九类,在有降水时,出现频率较高的天气类型的主要特征是水汽通量大,但不同天气类型下降水空间分布存在区别。当河谷上游气压较低,水汽通量较大时,河谷内降水分布较为均匀;若河谷上游风速较大,但水汽条件略差时,降水强度向河谷内部逐渐增加。
- 姜冬昕景晓琴银燕杨璟杨军李斌
- 关键词:伊犁河谷冬季降水气象要素天气分型
- 克拉玛依夏秋季地面火箭增水作业效果的区域回归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1990—2017年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气象站、百口泉气象站及1994—2017年石化场气象站6—9月月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学的区域回归分析法,将百口泉气象站作为对比站点,克拉玛依区气象站和石化场气象站作为目标站点,对克拉玛依在2015—2017年夏秋季开展的地面火箭人工增水作业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距作业点约9 km的石化场气象站作业效果好于距作业点约4 km的克拉玛依区气象站,说明作业效果较好的区域应位于距作业点适当的距离处;(2)2016年7月和2015年7月各作业了13次和9次,作业次数多的相对作业效果好些,作业效果与月作业次数成正相关;(3)每次作业火箭弹数量5—7枚相对作业效果好些。因此,地面增水作业效果好的位置应位于作业点下风方一定的距离处。每次人工增水作业的火箭弹用量应适当,作业量太大会造成减少降水,作业量太少可能又达不到催化效果。通过对克拉玛依市近年来开展的夏秋季地面火箭人工增水作业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初步得出了地面火箭人工增水作业效果与作业方法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科学设计实施地面火箭人工增水作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斌郑博华兰文杰杨琳窦春苓
- 关键词:人工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