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芩黄酮提取影响因素及与黄连配伍后对黄酮溶出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不同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溶出的影响,并观察黄芩与黄连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黄酮溶出的动态影响,探讨两者配伍的意义。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加水量、颗粒大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黄芩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测定黄芩与黄连不同比例配伍后不同时间点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标准曲线y=0.0139x+0.0651(R2=0.9993),在7.68~53.76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水量、颗粒大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均对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具有较明显的影响;黄芩与黄连以不同的比例配伍后明显改变了黄芩中黄酮的溶出,其中当黄芩与黄连3∶1时,在同时间点黄酮溶出最高。结论考察的提取因素分析可为黄芩黄酮的工业化提取提供参考,并从化学角度探讨了黄芩与黄连不同比例配伍后成分变化的规律及意义。
- 周静李敏金伟锋李晓红韩进张宇燕
- 关键词:黄芩黄酮黄连配伍
- 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用与合用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探讨原儿茶醛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用与合用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该实验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液原儿茶醛(20 mg·kg^(-1))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12 mg·kg^(-1)),采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药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绘制时间-效应曲线;采用DAS 3.2.6软件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分析单用及合用后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以及药效学指标的变化,评价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影响作用。结果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单用及合用后,均符合三房室模型,模型组血浆中PAF及GMP-140明显升高,给予药物后在一定时间内降低PAF及GMP-140在体内的含量。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药效指标的作用可能与其在体内的水平高低有关,并且其血药浓度与血浆中PAF及GMP-140的含量呈正相关。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一定的互为影响作用,并且合用后药效学指标更好,同时也反映了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合用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范红晶虞立金伟锋李敏周静李晓红张宇燕
- 关键词: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脂血症模型药动学药效学
- 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甘草黄酮溶出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甘草黄酮溶出过程的影响。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后分别在0、5、10、20、30、45、60、75、90 min测定甘草黄酮含量。结果甘草苷在2.20~11.00μg/m L(R=0.9994)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各配伍组,随着时间变化甘草黄酮溶出增加,60 min后含量保持基本稳定,且在同一时间点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合煎比甘草单煎甘草苷的含量降低,不同配伍比例后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甘草与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影响甘草黄酮的含量,煎煮时间影响黄酮溶出过程,即甘草黄酮的含量与配伍比例和煎煮时间密切相关,实验结果可为附子甘草配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李芩萍周静李敏孔俐韩进张宇燕
- 关键词:甘草附子配伍甘草黄酮溶出过程
- 丹红注射液改善t-PA治疗急性脑缺血引起脑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 周静
- 一种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称取黄芪药材,以乙醇作为溶剂,水浴回流提取黄芪甲苷,趁热过滤,收集滤液,蒸出乙醇,得糖浆状物,将黄芪浆状物质,用甲醇定容;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
- 张宇燕周静李敏金伟锋
- 文献传递
- 外科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中医药防控的实证研究
- 2025年
- 目的:文章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外科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评价在外科管理中应用中医药防控措施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将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外科术后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接受中医药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CQ各维度的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以及安全性和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管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和心理护理。中医药防控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且安全性良好。
- 周静王利燕马知铖赵虹
-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疾病认知生活质量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用药分析与处方点评
- 2024年
-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的用药情况,旨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发展新的药学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513例IVF-ET患者的西药和中成药处方,实施用药分析和处方点评。结果在选取的1377张门诊处方中,处方诊断最多的是先兆流产(47.36%),其他诊断有易栓症、带下病和自身免疫病等。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保胎药物(38.51%),其次是抗凝药物(16.96%)和辅助生殖用药(16.87%)。门诊IVF-ET患者的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不合理处方主要是适应证不适宜(2.83%)。结论门诊IVF-ET患者用药基本合理,建议强化临床医师和药师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种药学服务新模式。
- 周静马景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先兆流产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 基于R语言的益气活血方药中丹酚酸B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益气活血方药组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提取考察。应用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目标寻优,从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体积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提取液加乙醇使醇沉浓度达70%。网络预测值为110.52 mg/g,验证试验平均值为116.174 mg/g,相对误差为4.87%,具有良好的网络预测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同时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目标寻优提供新的参考。
- 石功德周静李敏虞立金伟锋李晓红张宇燕
- 关键词:R语言丹酚酸B正交设计神经网络
- 贝母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母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贝母生物碱类化合物为西藜芦碱类、介藜芦碱类、藜芦胺类、乌苏里贝母碱类、平贝酮类或维藜芦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贝母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
- 陈忠郑艳榕周竹晨周静
- 基于R语言和正交试验的水蛭素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语言和正交试验的水蛭素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计不同的因素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获得正交试验数据,确定水蛭素提取工艺的因素参数;在R语言环境下建立具有至少一个隐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
- 张宇燕金伟锋虞立李敏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