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兴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等离子切除术
  • 1篇度他雄胺
  • 1篇血量
  • 1篇肾镜
  • 1篇肾镜治疗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结石
  • 1篇输尿管镜
  • 1篇输尿管上段
  • 1篇输尿管上段嵌...
  • 1篇尿道
  • 1篇尿道前列腺
  • 1篇尿管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切除
  • 1篇前列腺切除术
  • 1篇嵌顿
  • 1篇嵌顿性
  • 1篇嵌顿性结石
  • 1篇切除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黄兴
  • 1篇郭惠学
  • 1篇郑小青
  • 1篇郭振宇
  • 1篇张荣凯
  • 1篇麦蕾
  • 1篇江东
  • 1篇郑浩
  • 1篇程文杰

传媒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种5α-还原酶抑制剂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出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度他雄胺及非那雄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确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前及术后均口服度他雄胺1周,每日1次,每次0.5 mg;B组术前及术后均口服非那雄胺1周,每日1次,每次10 mg。患者均经同一手术组医师使用等离子电切镜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用药1周后前列腺体积、最大血流速度变化及两组患者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量、镜下血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用药1周后前列腺体积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1周后最大血流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1周后最大血流速度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镜下血尿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度他雄胺及非那雄胺均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度他雄胺术前起效更快且术后镜下血尿时间更短。
江东黄兴麦蕾郭惠学张荣凯
关键词:度他雄胺非那雄胺前列腺切除术
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比较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对比EMS碎石清石系统行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组与经皮肾镜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EMS碎石清石系统,输尿管镜组使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组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8)min和(3.6±0.7)d,经皮肾镜组分别为(59±9)min和(5.6±0.8)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00%,高于输尿管镜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清石率、1个月清石率输尿管镜组分别为47.92%和79.17%,经皮肾镜组分别为100%和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尿管穿孔、输血率及术后发热、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MS碎石清石系统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比输尿管镜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成功率,是此类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郑浩郑小青郭振宇程文杰黄书畅黄兴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