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芸蓉
- 作品数:2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论鲁胜《墨辩注·叙》的逻辑思想
- 2016年
- 鲁胜是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的第一人,作为乱世遗珠的《墨辩注·叙》,虽不足三百字,但包涵了丰富的内容,鲁胜提出诸多创造性的见解。第一,鲁胜首次总结先秦名辩的历史,分野先秦名辩源流及流派沿袭;第二,鲁胜首次概括先秦名辨的内容与目的;第三,鲁胜首次归纳了名辩研究的方法等。但《墨辩注·叙》同样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时代局限,通过对叙的内容及其不足的分析,进而管窥鲁胜的逻辑思想及其派别。
- 卢芸蓉陈灵
- 关键词:逻辑思想
- 汉语被动句的语体适应性考察
- 在不同的语体中语法现象的分布存在着差异,语法规律的适用性也有差别,语法具有明显的语体特征,称之为'语体语法'(Grammar of Style).语体语法存在于各种语法现象中,当然也包括汉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特别是'被'...
- 朱军卢芸蓉
- 关键词:汉语被动句语法现象语体特征
- 文献传递
- 伍非百名家思想论略被引量:1
- 2011年
- 伍非百在《中国古名家言》中对"名家"作了较为新颖、全面的研究。伍非百把先秦与"名"有关的学问都归入"名家",是一种广义的"名家"观;伍非百认为"名家"始于邓析,"名家"与"形名家"异名同实;在系统论视野下讨论"名家"现存典籍,名学即逻辑学。
- 卢芸蓉
- 关键词:逻辑学
- 类比法与归谬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类比法与归谬法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们之间在构成的心理基础、客观依据以及论证模式、借助手法等方面相同;在建构方法的复杂程度、语用效果、语用策略、语用风格等方面有区别。区分类比法与归谬法的同异,目的在于在论证中更好地运用这两种方法,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 盛新华卢芸蓉
- 关键词:归谬法
- “正式-非正式”语体特征及其制约功能——以汉语不同语体中转述句的使用情况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语体语法思想重点考察"正式-非正式"语体特征对转述用法的制约和影响。就转述小句的数量而言,在[+正式]特征语体中多于[+非正式]特征语体:就转述动词来说,[+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研究类动词,[+非正式]特征语体倾向使用言说类动词;从消息来源来看,多数语体中有确切消息来源的转述多于非明确信息来源的转述,只有文艺体相反;各种语体在引导语的位置分布方面也有差异。
- 卢芸蓉朱军
- 关键词:语法解释
- 类比推理及其在论证中的应用研究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研究了类比推理及其在论证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对类比推理的理论发展作了梳理,大致分析了类比推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应用情况。其次对类比推理的论证理据和论证特点作了详细说明...
- 卢芸蓉
- 关键词:形式逻辑逻辑思维
- 文献传递
- 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内部“开放-保守”的差异性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文言格式和欧化格式都是书面语格式,但其来源不同,有显著差异,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它们在现代汉语几种书面正式语体中的出现频率却基本保持一致性,高于在非正式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文言格式出现频率高的语体,欧化格式的出现频率也高,反之亦然。这反映出书面语体一方面与口语语体存在着"正式—非正式"的差异与对立,另一方面其内部也具有"保守-开放"的差异性特征,可见,冯胜利提出的"典雅—俗白"并不是书面正式语体内部唯一的差异标准。
- 卢芸蓉朱军
- 从语序问题看语体制约语法的特点被引量:2
- 2013年
- 文章以语体语法为指导思想,旨在探讨语体因素制约语序的特点。通过对同类共现成分语序、特殊语序结构、相近语序结构等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总结出语体制约语序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协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可看作语体制约语法的普遍特点。
- 朱军卢芸蓉
- 关键词:语序全面性层级性协同性
- 从客观列举到主观评述:汉语“名+数量”格式的两种构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名+数量"格式在汉语中被看作是特殊语序格式,有A式与B式两种不同的用法,A式为客观列举格式,B式为偏离性评价格式,它们在构成成分、句法功能、构式语义方面都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它们的语体特征上能得到一致的解释。与相应的"通体式"格式"数量+名"相比,A式、B式分别是带有鲜明特点和特殊表达功能、只适应特定语体需求的"独体式""跨体式"格式。
- 卢芸蓉朱军
- 关键词:主观评价语体差异
- 伍非百对《墨经》知识论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何者为知”、“云何有知”、“所知为何”这三个问题,一直是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扣:题。在伍非百看来,《墨经》中对“知”范畴涵义的阐释则恰好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即:何者为知?曰:材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云何有知?曰:闻、说、亲。所知谓何?曰:名、实、合、为。也就是说,《墨经》中对于“知”这一部分的阐释,即回答了知识论中这3个主要问题,形成了《墨经》中的知识论。
- 卢芸蓉
- 关键词:《墨经》知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