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威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膀胱
  • 7篇膀胱癌
  • 4篇增殖
  • 4篇肾透明细胞癌
  • 4篇透明细胞
  • 4篇透明细胞癌
  • 4篇细胞癌
  • 4篇细胞增殖
  • 4篇结石
  • 3篇迁移
  • 3篇癌细胞
  • 3篇AS1
  • 3篇MAGE-A...
  • 2篇信号
  • 2篇肾癌
  • 2篇肾镜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通路

机构

  • 18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作者

  • 18篇向威
  • 12篇吕磊
  • 12篇袁敬东
  • 11篇章传华
  • 7篇吴维
  • 6篇周高峰
  • 3篇黄遂斌
  • 3篇朱金燕
  • 2篇孙莹
  • 2篇曹智修
  • 2篇黄智红
  • 2篇黄韬
  • 1篇冯燕
  • 1篇郑涛
  • 1篇柳懿鹏
  • 1篇刘双林
  • 1篇杨伟
  • 1篇梁嘉前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癌组织黑色素瘤抗原-A3的表达及其对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的表达变化及其对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该院膀胱癌患者12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AGE-A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膀胱癌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变化;分析MAGE-A3阳性率和炎症因子含量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及肿瘤分期等的关系;培养膀胱癌细胞系T24,采用小干扰RNA(si RNA)敲减MAGE-A3的表达后,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变化及TNF-α和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AGE-A3 m RNA、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GE-A3阳性率及患者肿瘤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与一般临床资料无相关,而与膀胱癌分期呈正相关;si RNA敲减MAGE-A3的表达后,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AGE-A3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膀胱癌细胞炎症状态,促进膀胱癌的发生发展。
周高峰黄智红吕磊向威孙莹朱金燕袁敬东章传华吴维
关键词:膀胱癌MAGE-A3NF-ΚB信号通路炎症因子
藤黄酸通过抑制lncRNA-SNHG1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NHG1在中药藤黄酸(Gambogic acid,GA)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3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标本,培养膀胱癌细胞株EJ和T24及永生化尿路上皮细胞SV-H...
向威袁敬东章传华
关键词:膀胱癌藤黄酸长链非编码RNA基因表达
LncRNA SFTA1P通过调控miR-182-5p/FN1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2025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表面活性剂相关1假基因(SFTA1P)通过调控微小RNA-182-5p(miR-182-5p)/纤连蛋白1(FN1)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GEPIA2软件探究TCGA数据库中SFTA1P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SFTA1P在ccRCC组织、正常肾脏组织及ccRCC细胞系中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探究SFTA1P在ccRCC细胞系人肾细胞腺癌细胞(ACHN)中的定位;将ACHN细胞分为si-Con组、si-SFTA1P#2组、mimic NC组、miR-182-5p mimic组、anti-miR-Con组、anti-miR-182-5p组、anti-miR-182-5p+si-FN1组、si-Con+anti-miR-Con组、si-SFTA1P#2+anti-miR-Con组及si-SFTA1P#2+anti-miR-182-5p组;CCK-8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FTA1P、miR-182-5p和FN1的调控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SFTA1P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正常肾脏组织比较,SFTA1P在ccRCC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ccRCC细胞系786-O、SN12-PM6、ACHN及A498中SFTA1P表达明显高于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均P<0.01);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SFTA1P主要分布于ACHN细胞的细胞质中;与si-Con组比较,si-SFTA1P#2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F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imic NC组比较,miR-182-5p mimic组ACHN细胞F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182-5p组ACHN细胞FN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强(P<0.05);与anti-miR-182-5p组相比,anti-miR-182-5p+si-FN1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P<0.05);与si-SFTA1P#2+anti-miR-Con组比较,si-SFTA1P#2+anti-miR-182-5p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强,FN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SFTA1P在ccRCC中高表达,其通过调控miR-182-5p/FN1通路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向威吕磊郑福鑫袁敬东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增殖迁移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并评价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在治疗复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羟基喜树碱常规膀胱灌注治疗1年内首次复发且经膀胱镜活检证实为NMIB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第2次TURBt,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EM 100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而对照组患者则继续采取羟基喜树碱30 mg剂量进行膀胱灌注。所有患者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临床随访时间设定为2年,随访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再次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52.5%,P<0.05),肿瘤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8.35±2.46)个月vs.(10.83±3.07)个月,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经暂停膀胱灌注治疗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血液学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相较于羟基喜树碱,GEM在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NMIBC患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显著提高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复发率并延长复发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朱金燕向威章传华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吉西他滨
低危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引起低危型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50例低危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TPSA、PSAD、F/T、前列腺体积、阳性穿刺百分比和术前临床分期,比较各相关因素中术后大体病理未升级者与术后大体病理升级者之间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术后大体病理Gleason评分较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发生升级者55例,占36.67%。(2)前列腺体积、阳性穿刺百分比和术前临床分期等因素的术后大体病理未升级例数与术后大体病理升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与阳性穿刺百分比为低危型PCa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较小与穿刺阳性百分比较低可能是低危型PCa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黄遂斌吕磊向威曹智修田园丰朱智能黄韬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应激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5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应激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应激指标和BUN、SCr、脂质运载蛋白(NGAL)等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Cor、NE、ACTH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BUN、SCr以及NG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减轻肾功能损伤。
吴维江娟吕磊向威袁敬东周高峰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钬激光应激反应
SLC9A3-AS1调控miR-148a-3p/ROCK1信号轴影响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A3-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LC9A3-AS1在不同肾癌细胞系、24例ccRCC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敲低SLC9A3-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与迁移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9A3-AS1与miR-148a-3p/ROCK1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GEPIA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qRT-PCR结果显示,相较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24例ccR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相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SLC9A3-AS1在4种肾癌细胞系中表达均显著上调,以786-O细胞最为显著(P<0.01)。干扰SLC9A3-AS1表达,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而下调N-cadherin、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过表达miR-148a-3p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LC9A3-AS1可特异性结合miR-148a-3p,后者进一步靶向结合ROCK1 mRNA的3′UTR区域;过表达miR-148a-3p可明显下调ROCK1 mRNA的表达水平,敲低miR-148a-3p表达则产生相反的效应;敲低SLC9A3-AS1表达可显著下调786-O细胞中ROCK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下调miR-148a-3p表达可部分逆转SLC9A3-AS1沉默对786-O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SLC9A3-AS1在ccRCC中通过调控miR-148a-3p/ROCK1轴发挥促癌作用,有望成为ccRCC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向威吕磊郑福鑫章传华袁敬东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2025年
目的:探索lncRNA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GEPIA 2软件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用qPCR法检测肾癌细胞及临床收集的26例ccRCC组织中FOXD2-AS1表达水平,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敲减FOXD2-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用qPCR与WB法检测敲减FOXD2-AS1表达对肾癌细胞LATS1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用RNA免疫沉淀(RIP)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法分析FOXD2-AS1与EZH2及LATS1之间的作用。结果:GEPIA 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0.01),FOXD2-AS1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P<0.05)。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癌旁组织,FOXD2-AS1在26例ccRCC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P<0.01)。相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FOXD2-AS1在肾癌786-O、ACHN及SN12-PM6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均P<0.01)。敲减FOXD2-AS1表达,均可显著降低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均P<0.05),并明显上调LATS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RIP与ChIP实验证实,FOXD2-AS1可结合并招募EZH2至LATS1启动子区域而发挥作用。挽救实验显示,敲减LATS1或过表达EZH2可部分逆转敲减FOXD2-AS1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FOXD2-AS1在ccRCC中高表达,其通过募集EZH2至LATS1基因启动子区域而负性调控LATS1的表达,进而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向威吕磊郑福鑫袁敬东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EZH2
肾衰合剂对家兔急性肾盂高灌注压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家兔急性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中药组家兔行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后高压灌注,中药组给予肾衰合剂灌胃,观察各组家兔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测定肾小管上皮细胞钙离子浓度,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组织变化。结果:肾衰合剂能显著降低肾盂高压灌注时家兔血SCr、BUN、ET、TNF-α水平,提高血NO水平,降低上皮细胞钙离子浓度,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破坏。结论:肾衰合剂通过改善肾血流、减轻炎性反应、拮抗钙离子释放,达到减轻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作用。
柳懿鹏曹智修向威
关键词:肾衰合剂肾损伤
宁泌泰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中成药宁泌泰胶囊在上尿路结石术后促进排石及并发症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纳入上尿路结石外科治疗术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宁泌泰组。对照组按需给予抗菌药物或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宁泌泰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口服)。观察期限为自纳入至满12周止,期间观察残余结石的排出时间、排净时间、结石排净率,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如疼痛、感染的情况。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69例(武汉市第一医院86例,武汉市第二医院69例,武汉市第三医院58例,武汉市普爱医院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宁泌泰组203例。宁泌泰组结石排出时间[(4.5±0.4)d比(7.5±1.3)d,t=2.877,P=0.004]排净时间[(13.6±1.0)d比(25.6±3.8)d,t=4.252,P=0.000]均短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宁泌泰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91.6%比68.2%,χ2=2.57,P:0.000)。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宁泌泰组总有效率为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P=0.000)。宁泌泰组镇痛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6.3%比30.3%,χ2=6.212,P=0.013),术后4周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高于对照组(88.2%比71.2%,χ2=10.67,P:O.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宁泌泰胶囊可促进术后残余结石的排出,提高残余结石排净率.有助于结石术后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向威郭永连张景宇郑涛章传华
关键词:尿路结石症中草药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