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浩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园区
  • 3篇川渝
  • 3篇川渝合作
  • 2篇乌鲁木齐
  • 2篇跨区域合作
  • 1篇新区
  • 1篇语境
  • 1篇直管
  • 1篇土地财政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劳动力
  • 1篇农村劳动力回...
  • 1篇企业
  • 1篇区际合作
  • 1篇资本
  • 1篇资本循环
  • 1篇结构性改革
  • 1篇经济产业
  • 1篇劳动力
  • 1篇劳动力回流

机构

  • 7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杨浩
  • 3篇黄俊卿
  • 1篇张京祥
  • 1篇金刚

传媒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城乡规划(城...
  • 1篇城市地理┿城...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区际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动力、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年
新时期,区际合作共建园区肩负着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可以有效整合合作双方的比较优势,形成共赢的区域协同效果。本文从区际合作共建园区的动因切入,系统解析了"政府"与"市场"在合作共建过程中的运作机制,从而研究并提出了园区的合作类型与发展困境,包括产业协作、区域协调、示范引领三方面。以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从"战略框架、底线约束、产业门类、空间供给"四个方面提出了区际合作共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黄俊卿杨浩王怡婷
关键词:川渝合作
新常态下城市产业发展困境与规划应对——基于乌鲁木齐的多视角观察
201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以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发展模式,而当前“新常态”的全新语境意味着城市发展逻辑的基本转型。本文以乌鲁木齐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宏观经济数据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解析乌鲁木齐城市产业发展的内在困境与动因,结合规划实践探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策略:“环境”先于“效益”,构筑经济发展的底线思维;“结构”优于“规模”,提出产业筛选的结构思维;“联系”强于“区位”,建立融入开放格局的链接思维。最后,对“消费转向”与“一带一路”新格局进行了延伸性探讨,指出应避免新常态下的“过度转型”。
杨浩
关键词:乌鲁木齐经济产业一带一路
土地财政驱动城市空间生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被引量:13
2018年
以"土地财政"支撑的城镇化资本逻辑,可细分为彼此嵌套、相互助推的三个循环关系:工业用地的低价出让以吸引投资,追求长期利益;商服、居住用地的有偿出让或以土地抵押贷款的方式,实现资本快速的原始积累;投入基础设施及提供公共服务,以助推土地增值,优化城市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南京河西新城这一典型的土地经营案例,揭示出新城土地财政资本的空间积累方式:以房地产财政实现初期的快速资本积累,随后寻求工商业等长期税收收益的保障,以及与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公共产品供给。然而,土地资本的非均衡配置隐藏着资本过度积累与固化社会分异等危机,在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急需转型,因此本文提出了资本驾驭与空间规制等方面的应对思考。
杨浩张京祥
关键词:土地财政资本循环
跨区域合作园区的规划编制思路--以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为例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支持各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而跨区域合作园区作为撬动区域一体化的支点,对于降低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提升要素跨界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
黄俊卿杨浩王怡婷
关键词:川渝合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的城市产业规划应对——基于乌鲁木齐的企业研究视角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趋势性转变',传统的'需求侧'强刺激增长路径将难以为继,必须转向提高长期供给能力的新发展模式。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选取企业研究的微观视角,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关联网络等分析方法,解...
杨浩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乌鲁木齐
文献传递
农村劳动力回流语境下的空间规划应对——以贵安新区直管区为例
2017年
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主体,长期“东南流”的农村劳动力正逐渐回流至中西部地区,成为未来就近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贵安新区直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对劳动力回流的空间模式与农村家庭城镇化意愿进行了分析。虽然当前劳动力近距离流动维持“二元兼业”的模式较稳固,但未来就近城镇化意愿也呈现出了分层化的趋势。因此,针对性提出了“引导+倒逼”的乡村体系规划策略,包括以发展为出发点的乡村聚落分区分类、以引导自主集聚为目标的公共资源配置、以管控指引为落脚点的行政村图则划定。最后,对劳动力回流的趋势及未来就地城镇化路径进行了探讨。
金刚杨浩廖双南
关键词:劳动力回流
跨区域合作园区的规划编制思路——以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为例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支持各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而跨区域合作园区作为撬动区域一体化的支点,对于降低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提升要素跨界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
黄俊卿杨浩王怡婷
关键词:川渝合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