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辉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单分散
  • 5篇微球
  • 4篇硅氧烷
  • 4篇倍半硅氧烷
  • 3篇聚倍半硅氧烷
  • 2篇一步法
  • 2篇有机硅
  • 2篇有机硅烷
  • 2篇氰基
  • 2篇甲醛溶液
  • 2篇复合微球
  • 2篇SUB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氧化硅
  • 1篇碳纳米材料
  • 1篇锂离子

机构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刘振辉
  • 3篇陈连喜
  • 3篇曾凡龙
  • 3篇李洁
  • 2篇周亮
  • 2篇麦立强
  • 2篇江杨
  • 1篇李曦
  • 1篇王雨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分散的SiO<Sub>x</Sub>‑C复合微球的宏量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的硅氧化物‑碳复合微球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碱性溶液分散在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酚源和有机硅烷搅拌拌均匀,加入甲醛溶液,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聚倍半硅氧烷‑酚醛树脂复合微...
麦立强刘振辉周亮
单分散的SiO<Sub>x</Sub>-C复合微球的宏量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的硅氧化物‑碳复合微球的宏量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碱性溶液分散在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酚源和有机硅烷搅拌拌均匀,加入甲醛溶液,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聚倍半硅氧烷‑酚醛树脂复合微...
麦立强刘振辉周亮
文献传递
单分散双功能化复合二氧化硅微球的可控合成被引量:1
2016年
在水溶液中,以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CPTE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合成了TC-SiO_2聚倍半硅氧烷微球。进一步以TC-SiO_2微球为核,用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UDPTES)在其表面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TC-SiO_2@U-SiO_2双功能化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对所得微球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用量和包覆时间对所得双功能化微球TC-SiO_2@U-SiO_2的粒径和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当CTAB为30mg,水、乙醇分别为20mL和7mL,TC-SiO_2球为40mg,氨水为0.3mL,UDPTES为0.6mL时,室温下反应20h,可制得粒径630~690nm且分散性良好的TC-SiO_2@U-SiO_2微球。
王雨曾凡龙李洁刘振辉陈连喜
关键词:单分散微球
新型硅氧化物和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储能应用
环境污染和传统化石能源枯竭的日益加重使得对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而设计和控制合成新型纳米储能材料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基于硅氧化物和碳的纳米储能材料以其较低的成本,广泛的储量以及优异的可调控性引起了研究...
刘振辉
关键词:碳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
文献传递
高度单分散氰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的可控合成及羧基化被引量:3
2015年
在水溶液中,以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CTE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合成聚氰基倍半硅氧烷(PCSQ)微球,并通过进一步酸化实现了氰基到羧基的转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分析对所得微球的形貌、有机功能基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TES的用量与催化剂氨水的浓度对PCSQ微球的形貌和粒径有着重要影响,当去离子水为30mL、CTES为1mL、氨水为1mL时,可以制备出平均粒径在600nm、高度单分散的PCSQ微球。将所制备的PCSQ微球分散在30%硫酸溶液中,65℃搅拌24h可以将微球上负载的氰基水解酸化为羧基。
刘振辉陈连喜李洁曾凡龙江杨
关键词:一步法单分散羧基化
高度单分散聚硫氰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水溶液中,以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CPTE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成功合成了不同粒径、高度单分散的聚硫氰基倍半硅氧烷(PTSQ)球形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转靶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分析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此外,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研究了产物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前驱体TCPTES与催化剂氨水的浓度能够可控地制备出粒径为0.45-1.20μm的高度单分散PTSQ微球。当PTSQ粒子用于Cd^2+的吸附时,其吸附量最高达0.563 mmol/g,几乎为纯二氧化硅微球的两倍。
曾凡龙陈连喜李洁李曦刘振辉江杨
关键词:一步法单分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