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元素
  • 1篇页岩
  • 1篇生物礁
  • 1篇泥页岩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构造
  • 1篇盆地
  • 1篇坡折带
  • 1篇取心
  • 1篇走滑
  • 1篇泌阳凹陷
  • 1篇结构构造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组分
  • 1篇湖相
  • 1篇共轭
  • 1篇古地貌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河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澳大利亚联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吴峰
  • 2篇任建业
  • 2篇解习农
  • 2篇陈树光
  • 2篇张建丽
  • 1篇杜学斌
  • 1篇尚飞
  • 1篇刘峥君
  • 1篇樊中海
  • 1篇何云龙
  • 1篇崔灿
  • 1篇辛云路
  • 1篇李忠生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渤中坳陷沙北地区古地貌恢复及其应用被引量:21
2015年
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和录井资料,采用盆地地史模拟技术,对渤中坳陷沙北地区古近系三级层序进行了古地貌恢复,详细解剖了古沟谷和构造坡折带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古地貌各要素对沉积体系发育的影响,提出了"源、沟、坡(槽)、洼、时"等5个要素的时空耦合对沉积体系展布的控制作用。其中,古隆起(凸起)指明了沉积物的来源和方向;古沟谷是物源区与沉积区的重要搬运通道;构造坡折带(或断槽)为重要的沉积场所,并制约着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大小;盆底(洼陷)地貌则控制着沉积体形态和产状,并对烃源岩的品质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古地貌各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配置是准确把握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以及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的关键。
陈树光任建业吴峰崔灿张建丽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坡折带渤中坳陷
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元素高频变化及其地质意义:以泌阳凹陷BY1井取心段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便携式X衍射荧光仪对泌阳凹陷BY1井2 415~2 451 m取心段进行分析,获得多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将其中与古气候、古盐度、古生产力和古氧化还原替代指标相关联的部分元素进行归类。结果显示这些相关联的部分元素垂向上的变化和准层序旋回变化两者之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利用这些相关联的部分元素旋回变化可进行更高频层序划分。在一个高频层序划分单元内,随着水深由深向浅变化,页岩中部分元素呈现明显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高频旋回界面变化最为明显,如咸水环境高频层序界面附近出现石膏、半咸水环境界面附近出现白云石,相对应的古生产力降低以及向氧化环境逐渐转变,进而导致高频旋回顶部界面附近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小。利用这些相关化学元素的旋回变化可以进行高频地层单元划分和有机质非均质性分布预测。
郭来源李忠生解习农尚飞樊中海刘峥君吴峰
关键词:泥页岩地球化学元素核桃园组泌阳凹陷
基于高精度岩心扫描元素数据的高频层序划分:以西科1井第四系生物礁滩体系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生物礁生长对水体环境参数要求苛刻,因而生物礁体系垂向演化藴藏了丰富的古海平面、古环境变化信息。基于海平面变化的层序格架内,生物礁体中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分布。利用Panalytical衍射仪和Itrax岩心扫描仪分别对西科1井第四系生物礁滩体进行了矿物组分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其中矿物组分结果显示不稳定的文石、高镁方解石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浅层,而深层以低镁方解石为主。根据矿物组分,将第四系划分为2段:富文石段和富方解石段,分别选用不同元素指标采用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有效地进行了五级层序、六级层序划分,其中富文石段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五级层序和24个六级层序,富方解石段划分出21个五级层序和74个六级层序,划分结果显示,高频单元内元素指标亦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周期性的环境变化。
吴峰郭来源张道军解习农尤丽杜学斌何云龙商志垒许马光
关键词:生物礁矿物组分层序地层
渤海湾沙北地区盆地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并闭合了盆内重要的层序界面,精细解释了盆内主要构造和地震反射特征,新识别出了中生代逆冲构造体系,包括逆冲反转构造和逆冲未反转构造两种型式,它们分别形成了中生代的半地堑盆地和古潜山。分析了新生代不同时期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和古构造格架,发现在E2s3-E3s1时期,盆地受到NW-SE向伸展作用,到Ed3-Ed1时期盆地应力场转变成了近SN向伸展,表明东营组底界面是古近纪应力场发生变化的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反映了盆地由沙河街时期走滑伸展到东营时期斜向走滑拉分的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时期控盆断裂体系特征,认为盆地中、新生代主要经历了四期构造演化阶段,分别为中生代的挤压剥蚀,沙河街时期NW-SE向伸展,东营时期近SN向伸展以及新近纪的热沉降和共轭走滑阶段。根据以上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分析,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地幔物质上拱导致的地壳减薄是盆地发生裂陷作用的直接因素,周缘板块重组事件是控制并影响断陷盆地演化和不同期次断裂体系展布方向不同的重要因素。
陈树光任建业辛云路张建丽吴峰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逆冲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