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生动物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但由于人类缺乏从头合成这些脂肪酸的能力,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鱼类等水生动物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从而使得鱼类等水生动物成为人们获得PUFAs的主要途径。鱼类等水生动物体内PUFAs的合成是在一系列去饱和酶和延长酶的作用下实现的,其中长链脂肪酸延长酶是合成PUFAs必不可少的一类关键酶。本研究总结了水生动物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综述了水生动物中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魏帮鸿杨志刚施秋燕周俊宇
- 关键词:水生动物
- 皂苷的结构、活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皂苷是由皂苷元和糖链两部分组成的化合物,根据苷元不同可分为三萜皂苷或甾体皂苷。苷元为三萜化合物的是三萜皂苷,苷元为螺旋甾烷化合物的是甾体皂苷。皂苷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存在于陆生高等植物中。其中三萜皂苷主要分布于豆科、五加科、远志科等植物中。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等植物中。人参、黄芪、柴胡、麦冬、三七、知母等中药以及大豆、花生中都含有皂苷。除此之外,在海星、海参等海洋生物中也存在皂苷。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皂苷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溶血、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炎、抗过敏、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疗白血病等。在水产养殖中,皂苷作为清塘药物,常用于毒鱼、灭螺。在水产饲料中,皂苷常作为抗营养因子而被大量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皂苷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或药物佐剂,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本综述介绍了皂苷的结构和分类,同时介绍了皂苷的生物学功能,总结了皂苷对水产动物的影响,探讨了皂苷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周俊宇杨志刚魏帮鸿
- 关键词:皂苷生物活性水产养殖免疫调节
- 脂肪酸对离体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PUFAs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长期以来海水水生动物和淡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一直是众多研究的重点。相比于淡水水生动物,海水水生动物更容易从食物中获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低于淡水水生动物。中华绒螯蟹作为一种洄游型甲壳动物,其脂肪酸合成能力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通过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离体培养技术,利用不同的脂肪酸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旨在探讨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油酸会显著增加中华绒螯蟹肝胰腺ELOVL6、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量;不同脂肪酸对fad6和fad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相似,且相比于EPA和DHA,亚麻酸和油酸会显著增加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抑制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进一步证实了海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和海水中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关系。
- 魏帮鸿杨志刚郑善玉周俊宇成永旭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
- 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植物提取物作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成分,添加到水产饲料中具有营养成分高、天然安全和来源广泛等优点。研究对植物提取物的分类与生物学功能、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综述。
- 杨航杨志刚杨志刚杨志刚
-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水产饲料
- 牛磺酸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动物和藻类中均有分布,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诱食、促进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重要作用。研究综述牛磺酸的理化性质、合成途径以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张龙张龙杨志刚杨志刚
- 关键词:牛磺酸水产饲料
- 基于组学对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
-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它体大、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经济价值极高。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各省,具有生殖洄游的习性,每年秋冬之交,性成熟的个体沿江洄游到河口...
- 周俊宇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转录组学渗透压调节
- 中华绒螯蟹Na^+-K^+-Cl^-协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2021年
- 为研究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应对高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到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全长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进行组织定量,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4127bp,其中5'非编码区(UTR)长度为18bp,3'非编码区(UTR)长度为944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165bp,编码1054个氨基酸.理化分析预测其分子量为51.066kDa,理论等电点为4.65.预测中华绒螯蟹NKCC二级结构由12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同源对比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NKCC的氨基酸序列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NKCC相似度最高,为86.1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NKCC与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可口美青蟹(Callinectes sapidus)、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聚为一支.不同组织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的肠、脑神经节、胸神经节、鳃、胃、肝胰腺、肌肉、眼、心脏和血清中均有表达且在中华绒螯蟹肠的表达量最高.在盐度为25‰的急性胁迫下,NKCC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肠中的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变化显著(P<0.05),并在胁迫72h后恢复稳定.以上结果显示,NKCC基因参与了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并在其渗透压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杨志刚周俊宇朱靓亮成永旭夏冬梅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
- 富含HUFA海洋微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海洋微藻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海洋微藻与鱼油脂肪酸的成分,综述海洋微藻替代鱼油的理论基础。试验介绍海洋藻类应用于水产动物饲料中的研究情况,分析海洋微藻应用于水产饲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并展望海洋微藻在水产饲料的应用。
- 周俊宇杨志刚
- 关键词:海洋微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水产饲料
- 一种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及其克隆方法和表达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NKCC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还公开了该基因的克隆方法,包括:对不同物种NKCC氨基酸序列比对后设计引物,中华绒螯蟹腮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经PCR扩增,获取NKCC基...
- 杨志刚张龙周俊宇魏帮鸿董文静成永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