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灵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俞募
  • 3篇俞募穴
  • 3篇募穴
  • 3篇BDNF
  • 2篇亢进
  • 2篇海马
  • 2篇大鼠海马
  • 1篇带状疱疹
  • 1篇电针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鼠模型
  • 1篇鼠脑
  • 1篇双位点
  • 1篇水煎
  • 1篇水煎剂
  • 1篇疱疹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岳灵
  • 4篇郑晖
  • 4篇高蕊
  • 3篇李瑛
  • 3篇李颖
  • 2篇罗丹妮
  • 2篇李丽
  • 1篇胡幼平
  • 1篇刘仕伟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7年
近年来灸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主要分为艾灸、灯火灸、铺棉灸、壮医药线点灸、雷火灸等,其成本较低,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但研究发现灸法虽独具优势,但仍存在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证候分型不一、纳排标准不统一、哪种灸法疗效更优不明确等缺点,还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李丽岳灵刘仕伟胡幼平
关键词:灸法带状疱疹
基于BDNF蛋白表达研究电针俞募穴对便秘大鼠脑肠交互作用的影响机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基于BDNF蛋白表达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脑肠交互作用机制。方法:3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俞穴组(大肠俞)、募穴组(天枢)和俞募组(大肠俞+天枢)。复方地芬诺酯灌胃造大鼠便秘模型;针刺组每次电针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0次。运用免疫组化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海马的CA1、CA2、CA3和DG区BDNF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 05)。模型组结肠组织BDNF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BDNF含量均升高,以募穴组差异最明显(P 〈0. 01)。结论:电针大肠俞募穴促进排便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组织BDNF含量来实现。
岳灵李颖高蕊佘天薇陈瑶瑶李丽郑晖
关键词:电针俞募穴便秘BDNF
电针俞募穴对肠动力亢进大鼠海马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肠动力异常亢进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俞募组、俞穴组、募穴组,每组12只。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造模法,同日电针刺激天枢、大肠俞,每次20min,共治疗10次。运用光镜、HE染色、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电针治疗后大鼠排便情况、海马及肠道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肠动力亢进模型建立后,与对照组比较,1 h排便粪粒数、24 h排便粪粒总数、24 h粪便含水量均显著增高(P<0.01),海马CA2区、CA3区、DG区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以DG区最为明显(P<0.01);治疗后,募穴组大鼠的1 h排便粪粒数、募穴组和俞募组大鼠的24 h排便粪粒总数和24 h粪便含水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俞募组、募穴组、俞穴组上述脑区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回升,以DG区最为明显(P<0.01);光镜下模型组、针刺组大鼠海马、肠道组织形态均有所改变,针刺组改变程度较轻。结论:大肠俞募穴可以改善肠动力亢进大鼠的异常排便情况,通过提高海马DG区BDNF蛋白表达水平而发挥中枢调控作用可能是其起效的一个重要机制。
李颖郑晖高蕊岳灵罗丹妮黄活石李瑛
关键词:俞募穴海马BDNF
电针俞募穴对肠动力亢进大鼠海马、肠道双位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腹泻型功能性肠病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俞募配穴组、俞穴组、募穴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法造模,同日电针刺激天枢、大肠俞,每次20 min,共治疗10次。运用光镜、HE染色、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治疗后大鼠排便情况、海马及肠道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1 h排便粪粒数、24 h排便粪粒数、24 h粪便含水量和空肠BDNF蛋白含量均显著增高,海马DG区BDNF蛋白含量显著减少;针刺组能不同程度减少1 h排便粪粒数、24 h排便粪粒数,降低24 h粪便含水量、空肠BDNF蛋白含量,提高海马DG区蛋白表达水平,由以募穴组、俞募组明显。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肠动力亢进大鼠的异常排便情况,通过影响空肠、海马DG区BDNF蛋白含量而发挥外周和中枢调节作用可能是其起效的一个重要机制。
李颖郑晖高蕊岳灵罗丹妮李瑛
关键词:BDNF
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和比较组。用不同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灌胃,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用生理盐水为比较组大鼠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四组大鼠在灌胃第1天、第14天和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第14天其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结果:灌胃第1天,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比较组大鼠(P<0.05)。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低浓度组大鼠(P<0.05)。灌胃第14天,中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低浓度组大鼠(P<0.05)。高浓度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均高于中浓度组大鼠(P<0.05)。灌胃后观察期的第1天和第14天,四组大鼠的稀便率、稀便级及腹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浓度的番泻叶水煎剂建立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最佳,且在灌胃结束后大鼠的腹泻症状可基本消失。
高蕊郑晖岳灵李颖李瑛
关键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