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旭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三相流
  • 2篇扫地
  • 2篇自振
  • 2篇进气
  • 2篇垃圾
  • 2篇机器人
  • 2篇固相
  • 2篇成卷
  • 2篇打包
  • 2篇打包垃圾
  • 1篇性能分析
  • 1篇纸浆
  • 1篇射流
  • 1篇提升管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气相
  • 1篇腔长
  • 1篇清淤
  • 1篇纤维体积分数

机构

  • 7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湖南人文科技...

作者

  • 7篇徐旭
  • 2篇戴圣伟
  • 2篇王炎平
  • 2篇王霞光

传媒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包装学报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喷射式气力清淤系统内部流动机理研究
随着《“一带一路”2017年河道疏通行业发展规划报告》发布,我国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在城市河道淤积严重,这不仅影响河道周围居民生活,而且增加了城市安全卫生隐患。因此,河道、港口与湖泊清淤已是当前...
徐旭
关键词:三相流进气方式
自振脉冲喷嘴异形结构对射流冲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从提高射流冲蚀效率出发,利用自振脉冲射流对不同形状喷嘴的冲蚀性能进行分析。根据自振脉冲装置结构参数与射流振荡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形状的下喷嘴冲蚀性能分析模型;以砂砖为靶件,测量了同等当量面积的圆形和方形喷嘴冲蚀体积和深度,研究冲蚀时间、振荡腔长和靶距对射流冲蚀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冲蚀时间增加,方形喷嘴的冲蚀体积和冲蚀深度均高于圆形喷嘴,超过最佳冲蚀时间段后方形喷嘴冲蚀深度增长放缓明显。振荡腔长的变化对冲蚀深度影响较大,圆形喷嘴所对应的最佳腔长略小于方形喷嘴。相同工况下,随靶距增大,方形喷嘴冲蚀深度与冲蚀体积的降幅小于圆形喷嘴,前者所对应的冲蚀表面损伤面积大于后者,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所得结论对脉冲射流装置的设计与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唐川林徐旭王霞光胡东
关键词:腔长
气力提升管三相流中气相状态对固相运动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钻孔水力开采中利用气力提升系统对地下矿浆进行提升时,气体状态(气相值的大小及其运动特性)对矿浆中矿石的运动及其提升效率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三相流理论和气泡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提升管中固相运动速度模型,以陶瓷球形颗粒模拟矿石,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力提升系统实验研究不同运行参数(气量值、淹没率)对颗粒提升量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获取不同气量值下管内气-液-固三相流运动图像序列,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分析气相对固相运动的影响机理并与实验结果相佐证。结果表明:不同气量值下,气泡对颗粒的作用程度及作用形式并不相同;当气量值较小时,液体对颗粒运动影响较大,此时颗粒数量少、速度低且多随气-液混合相沿管壁位置提升;随气量值的增加,气泡对颗粒及液体提升作用明显,固-液混合相浓度及提升速度均趋于最大值并整体向管芯运动,相对于管壁,管芯处颗粒提升速度较大,此时管内整体呈不规则螺旋上升;持续增加进气量,气体流速过高,管内紊动加强,颗粒非连续提升且固-液混合相浓度显著降低。与淹没率相比,气量值的变化对管内固相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对钻孔水力开采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徐旭唐川林胡东徐浩
关键词:气相进气量
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垃圾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垃圾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于扫地机器人的一侧;收集单元,用于将垃圾收集并将收集完成后垃圾打包的同时更换垃圾袋,所述收集单元设于收集箱内;所述收集单元包括...
戴圣伟王炎平曾瀚森徐旭刘忆杨志夫戴雅馨
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垃圾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垃圾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于扫地机器人的一侧;收集单元,用于将垃圾收集并将收集完成后垃圾打包的同时更换垃圾袋,所述收集单元设于收集箱内;所述收集单元包括...
戴圣伟王炎平曾瀚森徐旭刘忆杨志夫戴雅馨
基于自振射流的纸浆搅拌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造纸工业中,纸浆搅拌是整套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基于自振射流技术,对纸浆搅拌桶内木材纤维及其混合物的搅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以木质纤维板为目标冲蚀物,将冲蚀后的木质纤维板料及浆料放入纸浆搅拌桶,分析自振射流对物料的冲蚀及搅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振射流搅拌时,随着喷嘴距桶液面距离的增加,桶内纸浆液中非纤维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并且射流冲击压力越大,粉碎搅拌效果越好;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自振射流搅拌效果优于传统机械搅拌法;与连续射流相比,自振射流对物料冲击压力大、破碎效率高、搅拌效果好。
徐旭徐浩王霞光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气力提升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对提升管内三相流运动状态进行拍摄,深入研究气-液-固三相流提升性能随运行参数变化的规律,并基于图像处理方法对管内流场结构和固相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气量值变化,提升管内流型呈周期变换,依次为稀疏型泡状流、密集型泡状流、泡状搅拌流、混合搅拌流、稀疏型泡状流,其中泡状搅拌流更利于固体颗粒的提升。相同气量值下,气力提升系统排固量、排液量和提升效率随淹没率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同工况下进气量对系统提升性能的影响大于淹没率,且存在最佳气量值使得系统提升效率最高;当气量值较低时,管内颗粒浓度低且多集中于管壁位置,随气量值增大颗粒向管中心运动,且此处颗粒运动速度和浓度值均较高。此外,随着进气量的变化,提升管内交替出现气-液两相流与气-液-固三相流,并且气量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管内颗粒分布及其运动状态。与单颗粒相比,群颗粒作用下系统提升性能较高,且不同径向位置的颗粒速度并不对称于提升管中心线。
唐川林徐旭胡东
关键词:固相图像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