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改进型腹腔镜金手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腹腔镜金手指,包括长杆和弹簧,所述长杆的上端固定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通过连接销与压把相连接,所述长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块和定位销与弯折块相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支撑块的上端,所述弯折块的下端...
- 周禄科李毅刘林谢辉陈健杨洁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的临床运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3月—2018年5月,共对37例既往有胆囊或胆道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常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分离粘连后暴露胆囊管、胆总管,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记录手术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7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4.4±11.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6±0.6)ml;术后引流2~7 d,平均(4.0±1.2)d,术后住院时间4~12 d,平均(6.0±2.1)d。术后4周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取出残余结石并胆道冲洗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 李毅
- 关键词:残余胆囊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窦道腹腔镜胆道探查
- 腹腔镜下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在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应用于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为17例患者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包括外伤性脾破裂11例,脾脏良性肿瘤6例(脾脏错构瘤2例,脾脏血管瘤1例,脾脏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1例,脾脏炎性肉芽肿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改为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85.2±4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85.5±67.0)mL;术后引流2~5 d,平均(3.0±1.2)d,引流量10~290 mL,平均(50.7±36.4)mL。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行增强CT,见保留血管支通畅,脾周少量积液,脾脏边缘少部分缺血坏死,无脾脓肿、脾周脓肿形成,所保留的脾脏与术前相比有血供的区域大于30%。术后随访22个月,残余脾脏血供良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安全、可行。
- 李毅
- 关键词: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细胞癌的RCT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比较观察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与开腹肝切除术(OH)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LH在特殊部位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肝胰外科收治的80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二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为LH组(40例)和行开腹肝切除术为OH组(40例)。比较二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Hep)评分和术后复发、生存情况。结果二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H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H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OH组(P<0.05),L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OH组(P<0.05);LH组日常活动评分、肝癌附加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OH组(均P<0.05);LH组术后1年复发率7.50%(3/40),OH组1年复发率10.00%(4/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H组和OH组1年总生存率(97.50%vs.95.00%)和1年无瘤生存率(92.50%vs.9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H治疗特殊部位肝癌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H,但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更高,具有与OH相似的短期预后。
- 陈健李毅李友伟
- 关键词:肝细胞癌腹腔镜肝切除术预后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同期无胆道手术史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长[(150.21±33.11)min vs(118.31±31.47)min,t=2.323,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40.21±13.13)mL vs(39.33±12.13)mL]、手术中转率(2.2%vs 1.1%)、结石清除率(88.9%vs 89.2%)、住院时间[(8.61±2.91)d vs(7.61±2.93)d]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1.1%vs 8.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行、有效,有推广价值。
- 刘林何永林李毅周禄科谢辉
-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结石
- 胆道内金属支架取出钳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胆道内金属支架取出钳,其包括钳柄和指环套,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每一个都包括钳头、与钳头刚性连接的弧状弯曲部、延伸部和位于延伸部尾端的指环套,第一钳柄和第二...
- 李毅麦刚刘山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术在有开腹胆管手术史的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有开腹胆管手术史的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手术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操作经验。方法选择45例有开腹胆管手术史的胆管结石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0~370(290±38)min,术中出血量10~500(210±70)mL,术后引流量0~600(80±45)mL/d,引流时间3~7(5.0±1.2)d,住院时间6~15(7.2±2.1)d。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术后无活动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周经胆管镜检查和T管造影确认后拔除T管,术后2个月复查,少数患者术区少量积液,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既往有开腹胆管手术史的胆管结石患者,术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后,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术仍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 李毅周禄科刘林杨洁陈建谢辉
- 关键词:胆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 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包括导向管,该导向管由依次相连通的3个管段组成,分别为导向始管段、导向中管段和导向末管段,所述导向始管段的管口端设...
- 李毅
- 文献传递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阻肺的治疗作用研究
- 2022年
- 探讨针对慢阻肺的患者进行治疗,给予药物噻托溴铵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对治疗疾病价值。方法 研究中纳入医院呼吸科2020年1月-2022年2月接收慢阻肺病患人数80例,研究应用分组方法,经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组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是各组40例。对患者进行基础干预,同时针对对照组药用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的干预为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药用干预,对比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效果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数值对比95.00%、77.50%,差异显著(P<0.05);对比肺功能的指标均是显示在患者治疗后指标较之对照组更高,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的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噻托溴铵并结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药干预,干预方法对慢阻肺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肺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
- 李毅
- 关键词: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慢阻肺临床疗效肺功能
- 一种具有环形气囊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气囊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环形气囊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引导装置,包括导向管,该导向管由依次相连通的3个管段组成,分别为导向始管段、导向中管段和导向末管...
- 李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