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芊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珠江口
  • 2篇浮游
  • 1篇淡水
  • 1篇有机碳
  • 1篇羽流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溶解氧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效应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影响
  • 1篇生态响应
  • 1篇塑料
  • 1篇群落
  • 1篇浊度
  • 1篇微微型浮游植...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惠州学院

作者

  • 8篇李芊
  • 3篇吴正超
  • 3篇周卫文
  • 3篇董园
  • 1篇俞建成
  • 1篇李恒翔
  • 1篇徐杰
  • 1篇罗琳
  • 1篇徐向荣
  • 1篇黄磊
  • 1篇王艳君

传媒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最小含氧带水下滑翔机观测结果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最小含氧带(Oxygen Minimum Zone,OMZ)是指海洋中层水体处存在的稳定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极小值层,OMZ的分布与变化对南海生态系统和生地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9年7-9月“海翼”号水下滑翔机(Sea-wing Glider)在南海北部陆坡区的组网观测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区OMZ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垂向上,研究区域内DO极小值层出现在深度约700~900m处,其浓度约为80~100μmol·L^(-1),且700~900m深度范围内DO浓度变化不大,形成了厚度约为200m的OMZ。在水平方向上,OMZ自陆坡西南部起向东北方向延伸,厚度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变薄,整体呈楔形分布,并在靠近吕宋海峡处逐渐消失。此外,本研究还选取了两台水下滑翔机7-8月连续两周内的观测数据,经计算显示,OMZ区域内的DO浓度在跨陆坡方向上的平均变化速率为0.023μmol·L^(-1)·d^(-1)(增加),在沿陆坡方向上为-0.034μmol·L^(-1)·d^(-1)(减少)。沿吕宋海峡入侵南海的高氧水能够解释OMZ东北部DO浓度局部升高的现象,OMZ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与海水的平流运动、水团分布和水体层化等物理过程,以及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等多种影响因素有关。
马梦真李芊吴正超吴正超俞建成
关键词:南海北部
珠江口羽流锋浮游植物群落对大气沉降的生态响应被引量:3
2020年
受季风强迫,珠江淡水羽在南海北部广泛形成羽流锋面,而浮游植物群落通常在羽流锋面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南海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陆源输入的大气沉降对该海区生态系统影响显著。利用2019年3月珠江口西部的现场调查数据,结合羽流锋面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空间差异与大气沉降影响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分析两者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浮游植物粒径群落以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耦合影响。研究表明,羽流锋面滨侧以小型(Micro)浮游植物群落为主,锋面海侧以微微型(Pico)浮游植物群落为主,而锋面区浮游植物群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且生物量高。锋面区域环境因子差异导致浮游植物群落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在锋面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生长总体受氮限制,而聚球藻的生长则受磷限制。锋面区域浮游植物群落内部种群对营养盐的需求和响应有所差异。大气干、湿沉降的添加均能够促进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群落的生长:在锋面滨侧和锋面海侧,小型浮游植物群落在添加气溶胶颗粒或雨水后比微型(Nano)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表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生长率最高;而锋面区域浮游植物群落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小型、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的生长速率均增加且无显著差异。大气沉降颗粒的添加显著促进了锋面系统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与锋面滨侧聚球藻的生长,在锋面区域以及锋面海侧则抑制了聚球藻和原绿球藻的生长。
周卫文李芊李芊刘子嘉帅义萍马梦真
关键词:微微型浮游植物大气沉降
固氮作用对黑潮上游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固氮作用对黑潮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包含固氮生物在内的NPZD(nutrient,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detritus)生物模型, 初步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相吻合.通过比较模型中有固氮生物和无固氮生物两种情况下, 黑潮上游区域生态系统各参量以及各级生产力的差异, 揭示了该区域固氮生物的季节性分布特征,阐明了固氮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动力过程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 固氮生物由于水文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固氮产生的新氮源使黑潮上游区域硝酸盐、铵盐、浮游动植物和大小碎屑的量都有明显增加.浮游植物的平均生长速率提高了大约64%, 初级生产力、再生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分别增加了30%左右.在夏季50m 以浅水体, 固氮作用支持了50%-80%的新生产力, 是新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 而在50-200m 水体, 固氮作用支持了10%-50%的新生产力, 深层水的垂直混合带来的氮营养盐成为新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
王艳君董园陈寅超周卫文李芊
关键词:黑潮固氮生态系统
去吸附法测定珠江口颗粒附着细菌的丰度特征及其环境因子耦合研究
2020年
海洋颗粒有机碳(POC)的输出通量决定了生物泵的运作效率,海洋颗粒上附着细菌的丰度和活性影响POC向海洋内部的传输,对全球碳封存起关键作用。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珠江口近岸浊度较大水域中颗粒附着细菌的丰度特征,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运用去吸附法对颗粒附着细菌进行直接测定,避免了间接测定中因总细菌计数不准确而可能产生的偏差,同时将该丰度特征与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耦合研究。结果显示,珠江口3个站位均是2~20μm粒级颗粒上面的附着细菌丰度占优势,其中珠海香洲港码头水域的丰度最大(4.21×10^9 cells/L),接下来是中大码头(1.13×10^9 cells/L)和万山岛水域(0.27×10^9 cells/L)。颗粒附着细菌丰度最大的香洲港码头对应的Chl a含量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河口再悬浮颗粒有机质支撑了细菌的生长。此外,珠江口水体营养盐的浓度和比例也影响着颗粒附着细菌的生长。
葛在名吴正超刘子嘉周卫文董园董园
关键词:丰度珠江口环境因子
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组成与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20年
西沙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珊瑚礁区,目前对于微塑料这类新型海洋污染物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西沙群岛海域30个表层海水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对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组成及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丰度在10~130个/m^3,长度多在1~3 mm之间(64.8%),形态主要为纤维和薄膜,颜色多属透明(56.8%)和蓝色(40.2%),化学组分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2%)和聚丙烯(20.3%).(2)微塑料在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水体中空间分布不均,其分布主要受海水运动、人类活动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整体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3)对微塑料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西沙海域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岛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塑料垃圾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黄磊黄磊李芊袁晓婕徐向荣李恒翔
藻源化感作用有机碳在大湾区近海的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等加剧了海洋有害藻华,危及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全球有害藻华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计划(GEOHAB)指出,藻华植物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释放化感物质)是其在种群竞争与摄食防御中占据优势的...
吴正超李芊董园徐杰罗琳
关键词:化感作用生态毒理
黄茅海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潮汐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河口区浮游生物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8月17日至21日对黄茅海河口区域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2μm),微型浮游生物(nano-,2-20μm)及小型浮游生物(micro-,20-200μm)及其粒径结构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河口外侧总叶绿素a浓度最高,为19.34μg/L,且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最高。底层水体受上溯海水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盐度及营养盐浓度随潮汐呈现显著的周期性变化。潮汐过程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影响不同,对微微型浮游生物影响较小,对大粒径浮游生物影响较大。涨潮时,表层标准化浮游生物粒径谱(NBSS)斜率增大,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落潮时,NBSS斜率减小,小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潮汐过程及由其引起的营养盐、温度和可利用光强的改变是影响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河口区浮游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刘子嘉李芊陈寅超帅义萍马梦真
关键词:浮游生物潮汐黄茅海
2016年春季季风转换期的珠江冲淡水分布与生态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2016年4—6月珠江口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及卫星数据,对春季季风转换期的风场分布特征,冲淡水路径的时空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珠江口及其临近海域在4—5月表现为过渡性风场,受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共同作用,且风向多变。至6月,冬季风消失,西南季风控制了整个研究海域,与此同时珠江径流量逐月增大,冲淡水的分布特征也随着风场及径流变化发生转变。具体表现为4—5月份冲淡水向粤西沿岸方向扩展,且在5月流幅更宽,可达离岸70km处。6月冲淡水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向西的冲淡水在河口外受到夏季风场以及背景流场的抑制,形成以盐度和浊度为特征的锋面;向东的冲淡水离岸扩展,在粤东外海形成大面积的羽状流。此外,珠江口叶绿素和溶解氧的分布主要受冲淡水的影响,其分布形态与冲淡水路径相似。垂向上,可观测到珠江口低氧的形成过程,海水层化,稳定水柱的形成以及生物分解过程共同导致了珠江口底部的溶解氧较低。浊度的分布主要受径流携带的悬沙影响,与盐度有很强的负相关性。
帅义萍陈寅超刘子嘉葛在名马梦真张苑芳李芊
关键词:珠江口冲淡水溶解氧浊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