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龙海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磁流变抛光轮对非球面光学元件进行对准加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轮对非球面光学元件进行对准加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磁流变抛光轮(去除函数)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精确对准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去除函数原点标定,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1固定标准空心圆柱...
- 张学军薛栋林李龙响王孝坤殷龙海
- 文献传递
- 基于刀具磨损补偿的迭代式超大口径反射镜铣磨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刀具磨损补偿的迭代式超大口径反射镜铣磨加工方法,属于大口径光学曲面镜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检测上一次磨削后反射镜镜面的面型误差并假设以上误差均来自于刀具磨损,通过主动地调整磨削加工的名义磨削深度...
- 张学军李英杰薛栋林张志宇殷龙海
- 文献传递
- 大口径SiC离轴非球面的高效磨削加工被引量:11
- 2015年
- 研究了空间遥感器用大口径SiC离轴非球面的超声复合磨削加工工艺。分别对磨削原理、金刚石砂轮结合剂选择、机床选取、磨削参数设定等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和规划了磨削工艺流程。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建立了高精度离轴非球面模型,创立了激光跟踪仪精磨阶段在线测量大口径离轴非球面的工艺。结合工程实践对一口径为700mm×700mm的SiC高次离轴非球面元件进行了逆向工程建模和超声磨削加工试验,并利用激光跟踪仪进行了在线检测。经过3个周期(每个周期4h)的修磨,其面形精度PV值和RMS值分别由45.986μm和7.949μm收敛至12.181μm和2.131μm;与三坐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其PV值和RMS值的偏差分别为0.892 3μm和0.312 8μm。实验显示,提出的磨削工艺实现了大口径SiC离轴非球面的快速精确磨削,其加工精度、效率以及表面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殷龙海王孝坤李龙响李丽富张志宇郑立功张学军
- 关键词:光学制造在线检测
- 磁流体辅助抛光的材料去除和表面粗糙度研究
- 建立在电磁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之上的磁流体辅助抛光可以实现对光学元件的超光滑加工。建立了磁流体抛光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加工原理和的抛光设备。通过实验讨论了磁性微粒粒度和磁流体粘度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 张斌智殷龙海张峰
- 关键词:超光滑表面
- 文献传递
- 一种磁流变抛光轮对非球面光学元件进行对准加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抛光轮对非球面光学元件进行对准加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磁流变抛光轮(去除函数)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精确对准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去除函数原点标定,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1固定标准空心圆柱...
- 张学军薛栋林李龙响王孝坤殷龙海
- 文献传递
- 一种SiC非回转对称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被引量:4
- 2009年
- 针对一种SiC材质的非回转对称非球面元件,本文介绍了该元件的加工和检测方法。该实验件的理想面形方程为z=3λ(x3+y3)(x,y为归一化坐标,λ=0.6328μm),镜胚材料为Φ150mm的SiC,加工方式为数控机床和手工研抛相结合。在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选择平面作为最接近表面并认为去除了面形中的倾斜项。去倾斜之前最低点的材料去除量为3.8μm,而去倾斜后则为2.06μm。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模板的非零位检测方法。直接采用Zygo平面干涉仪检测工件,检测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工件实际面形与理想面形的误差,工件理想面形与平面波前的误差和非共路误差。其中第二部分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并转换为系统误差文件在检测过程中自动去除。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检测一个已知的球面样板验证了非共路误差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在一次测量中可直接得到面形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种检测手段最后测得实验件的面形精度PV达到0.327λ,RMS优于0.025λ,达到设计要求。
- 闫锋范镝张斌智殷龙海李锐刚张学军
- 关键词:SIC非球面面形精度
- 基于刀具磨损补偿的迭代式超大口径反射镜铣磨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刀具磨损补偿的迭代式超大口径反射镜铣磨加工方法,属于大口径光学曲面镜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检测上一次磨削后反射镜镜面的面型误差并假设以上误差均来自于刀具磨损,通过主动地调整磨削加工的名义磨削深度...
- 张学军李英杰薛栋林张志宇殷龙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