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生物学
  • 2篇教学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癌细胞
  • 2篇橙皮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地方院校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抑菌性
  • 1篇抑菌性能
  • 1篇院校
  • 1篇增殖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细胞
  • 1篇植物

机构

  • 10篇嘉应学院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10篇王楠
  • 2篇张镜
  • 1篇李姣清
  • 1篇卢建明
  • 1篇徐美兰
  • 1篇周凤书

传媒

  • 3篇广州化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农业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地方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综合实验素质较低的现状,作者通过参考国内各综合性大学所编写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之后,认真梳理教材中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结合我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实验内容渐进式的模块化教学设计,不仅夯实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还有效增强了课程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应用性,提高了学生实验综合素质,实现了教学目标。
李姣清王庆王楠卢建明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教学目标
地方高校产学研模式下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结合地方高校的发展特点,以产学研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体系和完善考核制度与产学研培养模式相结合,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地方高校微生物专业科学发展的实验课程体系,对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王楠张镜李娇清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产学研
AGGF1在结直肠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因子AGGF1在人结直肠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顺铂诱导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DNA损伤模型,运用siAGGF1及siNC转染结直肠癌细胞干扰AFFF1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GGF1、γH2AX基因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诱导HCT116细胞DNA损伤(双链断裂)后,γH2AX和AGGF1在损伤位点的募集情况;MTS法检测损伤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GGF1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顺铂处理HCT116细胞明显下调AGGF1表达,干扰AGGF1的表达抑制了γH2AX和NBS1;免疫荧光实验表明AGGF1和γH2AX共定位,细胞增殖实验表明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加(P<0.01);AGG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表明其可能与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结论下调AGGF1基因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提高其对化疗的敏感性,机制上可能与NBS1磷酸化相关。
王楠徐美兰廖淑婷
关键词:结直肠癌DNA双链断裂顺铂
慈橙皮果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索慈橙皮中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平远慈橙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果胶和离体条件测定果胶对O_2^-·、DPPH自由基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溶液浓度0.3%,温度46℃,料液比1∶15,pH 4.8条件下,果胶得率达到14.32%,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楠张镜
关键词:果胶纤维素酶抗氧化性
平远慈橙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探究
2016年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以硝酸铝显色法测定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为指标,探究平远慈橙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剂p H、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平远慈橙皮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温度50℃,料液比1∶50,超声时间50 min。通过最佳工艺验证,此条件下平远慈橙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到2.10%。该工艺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王楠周凤书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超声波
KGM/PEC/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3年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柚皮果胶(PEC)为成膜基质,添加甘油和纳米TiO_(2)制备抗菌复合膜。以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透油系数、透光率作为测试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成膜配方的最佳配比,并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红外光谱、抑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GM质量分数0.75%、PEC质量分数0.8%、甘油质量分数0.6%是KGM/PEC复合膜的最佳成膜工艺。在此基础上添加纳米TiO_(2),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_(2)可以增强膜的热稳定性、阻隔性及机械性能,且对大肠杆菌、绿脓单胞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食品包装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黄舒琦陈熠李慧玲范丽萍王楠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抑菌性能
天然冰片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2024年
本文旨在研究天然冰片(natural borneol,NB)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的表型变化,发现NB可显著改变SiHa与HeLa细胞的形态,使细胞变圆,胞间连接变松散;采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发现NB处理SiHa与HeLa细胞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NB处理组能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依赖性;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表明,NB能抑制SiHa与HeLa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NB处理后下调Bcl-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rk1/2、Snail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同时上调p-Erk1/2蛋白表达;mRNA测序结合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NB的作用机制涉及MAPK、细胞凋亡等相关的信号通路。综上,NB可能通过影响MAPK、HIF-1α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李振豪黎灵刘婉榆王楠
关键词:天然冰片宫颈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药用植物两面针研究发展态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使研究者系统把握两面针研究的发展态势,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检索1980-2022年药用植物两面针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COOC、VOSviewer软件等对年发表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来源期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经筛选最终入选572篇文献;年发文量呈现低-高-中走势;广西医科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机构间合作密切;刘华钢是两面针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研究者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中草药》《时珍国医国药》和《口腔护理用品工业》等期刊发文较多;关键词分析显示,两面针有效组分的提取纯化分析、氯化两面针碱的药理机制研究等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两面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是两面针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周飞丽王楠刘文华张琪于洋刘勤坚朱庆锋张爱霞
关键词:两面针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PRMT5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基因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PRMT5基因在头颈鳞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关系,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头颈鳞癌组织中PRMT5蛋白的表达,GEPI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PRMT5与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TIMER数据库分析PRMT5基因表达与头颈鳞癌细胞免疫浸润的相关性,String数据库分析与PRMT5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PRMT5基因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等级、AJCC临床分期及总生存率的患者PRMT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MT5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MT5基因表达与免疫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蛋白互作分析显示,CDK6、PRMT1、WDR77、CLNS1A、COPRS等蛋白与PRMT5具有相互作用。结论PRMT5在头颈鳞癌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PRMT5可能成为判断头颈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和潜在的临床干预靶点。
王楠黄轩宇
关键词:头颈鳞癌干预靶点
HIF-1α沉默联合甲基硒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2022年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沉默联合甲基硒酸(MS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HIF-1α干扰RNA和阴性对照RNA分别转染海拉细胞(HeLa),转染48 h后用MSA处理细胞24 h,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IF-1α、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NA-seq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HIF-1α联合MSA抑制细胞增殖(P<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可诱导细胞凋亡;Transwell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干扰HIF-1α联合MSA能够抑制HeLa细胞迁移,并且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mRNA测序结合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凋亡信号通路及下游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HIF-1α基因沉默联合MSA药物处理能够协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其调控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和p53信号通路抑制相关。
李振豪候耀峰黎灵黄轩宇刘婉榆张爱霞王楠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甲基硒酸宫颈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