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钢/铌焊接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机制及调控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7年
- 钢/铌焊接结构在航空航天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钢/铌焊接接头极易生成金属间化合物(IMC),显著降低接头性能,因此开展IMC生长机制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简要介绍国内外IMC生长机制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现状,指出模拟法在IMC生长机制的研究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是未来IMC生长机制研究发展的方向。并指明能量-冶金联合调控是抑制接头IMC生长的有效解决方案。
- 石铭霄陈书锦胡庆贤周方明王威林赵健
- 关键词:铌金属间化合物
- 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9年
- 铝合金是实现结构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舰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三维精密结构件的制造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潜力,而且具有高效快速、成形结构可控性高等优点。关于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本工作从组织与性能、成形精度和质量、成形缺陷控制和数值模拟4个方面,着重介绍了铝合金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建议,即实现增材件微观组织控制、阐明增材件应力形成机理、提高增材件的成形精度、研究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等。
- 郜庆伟赵健赵健舒凤远齐宝亮于治水
- 关键词:铝合金增材制造数值模拟
- 离焦量对05Cr17Ni4Cu4Nb/HR-2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通过改变离焦量对20 mm厚05Cr17Ni4Cu4Nb/HR-2异种不锈钢进行激光深熔焊接工艺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并利用显微硬度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及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对接头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参数不同时,焊缝成形良好,未产生焊接缺陷。焊缝微观组织均为δ铁素体+奥氏体,但离焦量的改变对δ铁素体形态和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离焦量的增大,焊缝区晶粒逐渐细化,提高了焊缝区的显微硬度,焊缝区显微硬度均高于HR-2母材。三点弯曲测试时,弯曲位置均出现在HR-2母材侧,表明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弯曲强度。当离焦量为10 mm时,焊缝区蠕虫状δ铁素体的形成提高了焊缝韧性,接头冲击吸收功达到177.9 kJ,因而接头冲击韧性最优。
- 王群刘航天韩柯雷华东赵健
- 关键词:离焦量力学性能
- 中间层对304不锈钢/铌激光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纯铜、纯银、纯钨、纯钒、纯钽和纯钼等不同金属材料作为填充金属,采用预置中间层的方法,进行了304不锈钢(304SS)与铌的激光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被选择的填充金属中,铜和银作为中间层可以实现304SS与铌的焊接,前者接头强度最高,强度峰值达到250 MPa,是最优填充金属;随着铜层厚度的增加,铜层对于Fe2Nb的阻碍作用增强,接头强度提高,但是铜层厚度不能过大。
- 石铭霄陈书锦胡庆贤刘大双周方明李瑞峰赵健
- 关键词:激光焊铌中间层接头强度
- 05Cr17Ni4Cu4Nb/HR-2异种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2024年
- 对20 mm厚05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与HR-2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异种钢激光深熔焊接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接头微观组织及物相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显微硬度计及拉伸试验机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激光深熔焊可获得无缺陷且成形较好的焊接接头。基于舍夫勒相图推测焊缝区主要为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织,借助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验证了焊缝区组织主要为γ-Fe奥氏体及少量的蠕虫状δ-铁素体的结论。接头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缝区硬度略高于HR-2母材,显著低于05Cr17Ni4Cu4Nb母材。焊接接头拉伸测试时的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均发生在HR-2不锈钢母材一侧,表明接头抗拉强度高于HR-2不锈钢母材,且断裂方式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 刘航天王群雷华东赵健
- 关键词:激光焊接力学性能
- 焊接工艺参数对钢/铌激光焊接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对钢/铌激光焊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头抗拉强度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激光束从铌侧向钢侧偏移,接头强度逐渐升高;激光功率对接头强度的影响不大.在3个焊接工艺参数中,偏束距离对接头强度的影响最大,焊接速度次之,激光功率的影响最小.采用低焊接速度、向钢侧偏束的焊接方法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焊缝区主要包括铌侧的IMC区,焊缝中心的树枝晶区与钢侧的树枝晶区三个特征区.其组织由大量的γ奥氏体相与一定量的Fe2Nb相及少量的δ铁素体相组成.铁-铌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是降低接头强度的主要原因.
- 石铭霄赵健胡庆贤陈书锦周方明王威林
- 关键词:铌激光焊接头强度
- 高熵合金增材制造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21年
- 基于不同的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HEAs)体系,综述了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成分高熵合金增材制造的快速凝固微观组织、偏析和析出行为,着重分析了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形及强化机理。指出不同的高熵合金体系应选择适合的增材制造工艺,并且成型质量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研发和制备出具有优异强度-塑性组合的高熵合金。
- 魏水淼马盼季鹏程马永超王灿赵健于治水
- 关键词:高熵合金增材制造
- 12 mm厚TC1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2025年
- 采用高压真空电子束焊机对12 mm厚TC11钛合金板进行焊接,利用X射线检测仪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检测,使用超景深显微镜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组织的分布规律,通过拉伸试验、显微硬度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借助扫描电镜对显微组织与拉伸断口形貌进一步观察。结果表明,真空电子束焊接接头成形良好,TC11钛合金母材组织有两种不同尺寸的等轴α相镶嵌在β基体,焊缝熔合线附近交替分布着针状马氏体α',在焊缝中出现不同角度的片状α相,等轴β相与片状α相组成的亚稳态组织,以及出现一条由亚微米级等轴β相组成的细晶带;焊缝与热影响区显微硬度略高于母材区,焊缝中部硬度略高于焊缝上部与下部;拉伸试样均断裂于焊缝处,抗拉强度低于母材;断口形貌为韧窝状,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 刘海坤赵健韩柯刘航天王群
- 关键词:TC1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力学性能
- 激光偏束焊对铌/钢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文中对铌/钢进行了激光焊接,当激光束直接作用于铌/钢接触面时,由于Nb-Fe金属间化合物Fe_2Nb的生成呈现连续分布的特点会使焊后接头发生断裂.针对该问题,采用激光偏束焊对铌/钢进行焊接,通过激光束偏钢侧来抑制铌的熔化量,进而减少接头中Fe_2Nb的生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激光偏束焊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抑制接头开裂的问题.组织分析表明,焊后接头组织主要由γ奥氏体相与一定量的Fe2Nb相及少量的δ铁素体组成.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断裂发生在接头Fe_2Nb金属间化合物层处,其抗拉强度为221 MPa,最高硬度出现在Fe2Nb金属间化合物层约为1 143 HV.
- 石铭霄赵健陈书锦李天慧
- 关键词:铌激光焊接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组织
- AISI 304钢-铌异种金属激光焊温度场及残余应力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SYSWELD软件,对AISI 304钢–铌异种金属激光焊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研究了AISI 304钢–铌异种金属激光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基础上,分析了焊后薄板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异种金属焊接温度场呈不对称分布,铌侧高温区域比不锈钢侧要宽;沿焊接方向上,无论是横向残余应力还是纵向残余应力,焊缝中部区域都存在最大残余拉应力;而垂直于焊缝方向上,横向残余应力和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及焊缝附近区域应力梯度都比较大,分布形态都呈“M”状,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区表现为残余拉应力,而横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中心处出现了压应力。
- 施超石铭霄赵健陈书锦杨志东
- 关键词:铌AISI激光焊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