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长征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钙化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超声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老年
  • 2篇梗死
  • 2篇冠状动脉钙化
  • 2篇病变
  • 2篇超声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机构

  • 6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高长征
  • 4篇过云峰
  • 1篇李坚
  • 1篇张继如
  • 1篇叶飞
  • 1篇过晶
  • 1篇王志强
  • 1篇朱云霞
  • 1篇田明玉
  • 1篇陈风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呼吸道梗阻吸氧面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面罩,尤其是一种上呼吸道梗阻吸氧面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呼吸道梗阻吸氧面罩,包括吸氧面罩本体;还包括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口撑舌咽道体,口撑舌咽道体的一端形...
张继如王志强高长征朱云霞
文献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血管内冲击波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指导下,冲击波钙化碎裂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患者,在OCT指导下应用冠状动脉内冲击波导管对钙化病变进行预处理,随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比较IVL治疗前、IVL治疗后、支架植入后OCT相关参数,包括钙化病变的长度、角度和厚度,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支架膨胀系数、钙化断裂数、支架膨胀率、斑块光衰指数(index of plaque attenuation,IPA)、虚拟血流储备分数(virtual fractional flow reserve,VFR)等。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3±9.69)岁。与IVL前相比,最严重钙化病变处的最小管腔直径在IVL后显著扩大[(2.45±0.37)mm vs(2.64±0.33)mm,P<0.05],最小管腔面积在IVL后显著增加[(3.78±0.81)mm^(2)vs(5.22±1.45)mm^(2),P<0.05];钙化角度在IVL后显著减小[(324.5±94.2)°vs(284.3±79.4)°,P<0.001],钙化厚度和长度无明显变化。100%的病变发生钙化断裂,85%的病变发生≥2个钙化断裂;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支架膨胀率(97.10±5.28)%。最严重钙化处支架植入后IPA<110,VFR>0.8。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MACEs。结论OCT指导下,采用IVL预处理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并植入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鲍骏顾鑫施晶晶苏衡王锡惠吴学明高长征过云峰叶飞王晓彦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冲击波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对左主干重度钙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IVL)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治疗左主干(LM)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LM(口部、体部、分叉)重度钙化患者,年龄72.0(61.8,75.4)岁。在IVUS指导下应用IVL对钙化病变进行预处理,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支架/药物球囊。所有患者均在应用IVL前后、PCI术后使用IVU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IVUS腔内相关数据[斑块负荷(PB)、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以及钙化断裂数、最小支架面积(MSA)、支架膨胀系数(EXP)等。结果26例患者(2例开口病变、7例体部病变、17例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稳定型心绞痛(SAP)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4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例。钙化最严重部位处PB在IVL后减小[79.50(76.00,83.75)%比80.00(76.00,83.75)%,P=0.001],MLA在IVL后增大[3.39(3.14,3.68)mm2比3.38(3.14,3.67)mm2,P=0.039],MLD在IVL后增大[3.21(3.07,3.30)mm比3.20(3.07,3.30)mm,P=0.024],100%有钙化环断裂(2例1个,9例2个,15例≥3个),100%成功置入支架/药物球囊,EXP高达(89.15±4.42)%,MSA 7.20(6.46,7.45)mm2。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心绞痛、复发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LM重度钙化病变经IVUS评估经IVL预处理后成功完成PCI术,IVL可作为LM重度钙化治疗的选择。
刘丰齐鲍骏李拜红陈翀昊高长征过云峰顾鑫顾建斌王晓彦
关键词:左主干冠状动脉钙化血管内超声
血清CysC、β_(2)-MG、NGAL及RBP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入院当天血清CysC、β_(2)-MG、NGAL、RBP及肌酐水平,以及入院第3天的肌酐水平。按照KDIGO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与无AKI组,比较两组间上述血清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对AKI的诊断价值。分析各指标的血清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与无AKI组相比,AKI组患者血清CysC、β_(2)-MG及NGAL的水平升高(P<0.05),RBP无明显变化。ROC曲线下面积(AUC)为CysC+β_(2)-MG+NGAL+RBP(0.941)>CysC+β_(2)-MG(0.910)>CysC(0.909)>β_(2)-MG(0.873)>NGAL(0.747)>RBP(0.729);CysC、β_(2)-MG及联合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NGAL或RBP。CysC(r=﹣0.762,P<0.001)和β_(2)-MG(r=﹣0.683,P<0.001)的血清水平与eGFR负相关。剔除低射血分数(EF)值(<50%)后,AUC及相关性结果与剔除前一致。结论血清CysC和β_(2)-MG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对AKI诊断价值优于NGAL及RBP,且与eGFR相关性良好;指标联合的诊断价值优于单指标。
王芬王晓彦许周涛高长征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老年急诊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41例纳入对照组,联合替格瑞洛治疗58例纳入实验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服药后0.5、2、24 h、7 d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服药后0.5 h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服药前,服药后2 h低于服药后0.5 h,服药后24 h低于服药后2 h,服药后7 d高于服药后24 h(P<0.05);实验组出血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1 w,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过云峰陈风高长征田明玉李坚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罗非班
血管内超声指导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原位冠状动脉病变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涂层球囊(DCB)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及DCB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IVUS检查结果分为大血管组(n=40,血管直径≥2.75 mm)和小血管组(n=24,血管直径<2.75 mm)。比较两组患者DCB治疗前后IVUS检测指标,术后10个月晚期管腔丢失(LLL)、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血管组、小血管组DCB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3.60±0.89)mm、(3.09±0.7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组DCB术后即刻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大于术前,斑块负荷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随访10个月CAG复查时,大血管组、小血管组LLL分别为(0.15±0.08)mm、(0.12±0.0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均无MACE发生。结论IVUS指导和充分预处理后DCB介入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安全有效。
刘洁银鲍骏苏衡施晶晶尚晖蔡文渊王锡惠过云峰高长征陈翀昊李云飞吴学明王广艳顾鑫王晓彦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药物涂层支架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胶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4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胶原、NO、ET-1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V, Stroke volume)、心脏指数(CI, Cardiac index)、心率(HR, heart rate)、血清NT-proBNP、NO、ET-1、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CI、N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ET-1、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头疼,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胶原、ET-1的水平并升高血清NO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张静陈彩萍过晶高长征古忆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脉隆注射液重组人脑钠肽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