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明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低山丘陵
  • 2篇针阔混交
  • 2篇针阔混交林
  • 2篇水文效应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文
  • 2篇土壤水文效应
  • 2篇丘陵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1篇低山丘陵区
  • 1篇性状
  • 1篇蓄水
  • 1篇蓄水保土
  • 1篇蓄水保土效益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机构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杨吉华
  • 4篇魏晓明
  • 2篇李小倩
  • 1篇艾钊
  • 1篇夏江宝
  • 1篇杨菲
  • 1篇任加云
  • 1篇张国庆
  • 1篇孔雪华
  • 1篇王荣荣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鲁中片麻岩低山丘陵针阔混交林蓄水保土效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以山东省莱芜市雪野镇通天河小流域2003年3月营造的6种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2013年10月采用样收获法测定枯落物蓄积量和灌草生物量,烘干法和环刀浸水法测定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水文效应,单环定量加水法测定土壤入渗速率,标尺法测定土壤侵蚀量,研究不同针阔混交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1)林下灌草盖度与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枯落物层蓄积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2)黑松刺槐混交林和侧柏刺槐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养分改良效果最好。(3)土壤蓄水性能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好,其土壤渗透性能也较好。(4)减蚀量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大。6种针阔混交林的蓄水保土效益以黑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最大,黑松五角枫混交林、侧柏五角枫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次之,侧柏麻栎混交林较差。
杨菲杨吉华艾钊张国庆魏晓明王荣荣
关键词:片麻岩针阔混交林蓄水保土效益
鲁东低山丘陵区黑松林适宜造林密度研究
2017年
为选出鲁东低山丘陵区黑松林适宜的造林密度,以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杜家岛小流域栽植的9年生4种造林密度的黑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代表不同密度黑松林生态效益的枯落物蓄积量、林下灌草生物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状况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黑松林的生态效益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除枯落物层蓄积量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减少,林下灌草植被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加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密度2 000株/hm^2较好,1 660株/hm^2的次之,2 500株/hm^2和1 110株/hm^2的较差。综合生态效益从大到小依次为2 000株/hm^2>1 660株/hm^2>2 500株/hm^2>1 110株/hm^2。因此在鲁东低山丘陵营造黑松林时,造林密度1 660~2 000株/hm^2为宜。
李小倩杨吉华魏晓明
关键词:黑松林适宜密度生态效益
不同植被类型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滩涂裸地为对照,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向海侧的盐生灌草、滩脊地带的旱生灌草及向陆侧的盐生草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贝壳堤生境条件下的盐生灌草、旱生灌草及盐生草3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降低了8.5%~20.8%,总孔隙度增加了17.1%~46.1%。滩脊地带的旱生灌草改善土壤孔隙状况效果最好,向陆侧的盐生草最差。3种植被类型具有一定的压碱抑盐效应,降盐碱功能表现为滩脊地带的旱生灌草最好,其次为向海侧的盐生灌草,而向陆侧盐生草最差。不同被覆地类土壤渗透性能大小表现为:向陆侧盐生草〈滩脊地带旱生灌草〈向海侧盐生灌草〈裸地。0—40cm土层的土壤饱和贮水量和毛管贮水量表现为:滩脊地带旱生灌草〉向海侧盐生灌草〉向陆侧盐生草。在垂直层次上,贝壳堤不同植被类型改良盐碱、土壤孔隙状况及贮水性能均表现为0—20cm优于20—40cm土层。研究表明,贝壳堤滩脊地带旱生灌草植被的土壤贮蓄水分及降盐改土能力最优,其次为向海侧的盐生灌草,向陆侧的盐生草较差。
魏晓明夏江宝孔雪华任加云杨吉华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植被类型土壤水文效应贝壳堤黄河三角洲
鲁中南石灰岩山地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及水文效应被引量:10
2016年
为选择出适宜鲁中南石灰岩山地的针阔混交林模式,以山东省新泰市扒石山小流域栽植的5种10a生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针阔混交林模式下的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渗透速率、土壤水文效应等指标,研究不同针阔混交林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水文效应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5种混交林模式下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且针阔混交林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侧柏纯林,其中针阔混交林的各项指标均以侧柏刺槐混交林最优,侧柏黄连木混交林较差;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和水文效应的改良效果依次为:侧柏刺槐混交林>侧柏苦楝混交林>侧柏五角枫混交林>侧柏臭椿混交林>侧柏黄连木混交林。在鲁中南石灰岩山地营造针阔混交林时,应优先选择侧柏刺槐混交林和侧柏苦楝混交林,其次可选择侧柏五角枫混交林和侧柏臭椿混交林,应尽量避免大面积营造侧柏黄连木混交林及侧柏纯林。
李小倩杨吉华魏晓明
关键词:石灰岩山地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文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