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海

作品数:2 被引量:9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位
  • 1篇优势种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生态位分析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群落
  • 1篇类群
  • 1篇黄海中南部
  • 1篇IRI
  • 1篇长江口

机构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山东省淡水水...

作者

  • 2篇李显森
  • 2篇金显仕
  • 2篇于振海
  • 1篇孙珊

传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被引量:67
2013年
根据"北斗号"调查船2006年6月、8月和10月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资料,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鱼类群落优势种,对优势种的生态位测度指标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航次的优势种共有10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与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鳀鱼、鳄齿鱼、发光鲷,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夏季大于秋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向外部深水区移动的趋势;第二组为带鱼、矛尾虾虎鱼、细条天竺鲷、小黄鱼、刺鲳、白姑鱼、七星底灯鱼,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秋季大于夏季,呈现出由夏季到秋季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域向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移动的趋势.这两组鱼类不同的移动趋势与其生态习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李显森于振海孙珊金显仕
关键词:优势种生态位长江口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的生态位分析被引量:52
2010年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总共有鱼类57种,其中冬季39种,春季42种,夏季31种,秋季40种。4个航次共有相同鱼种22种,隶属于14科20属。时空生态位宽度值大于1的10个鱼种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鱼安鱼康Lophius litulon、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小带鱼Trichiurus muticus、虻鲉Erisphex pottii、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这10种主要鱼类的生物量变动在黄海中南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是递增的。细纹狮子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小带鱼与星康吉鳗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小。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时空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的是黄鱼安鱼康,而IRI值最大的是鳀鱼,通过二者计算所得到主要鱼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排序不同。作者认为,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相比,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鱼类生物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均匀度和变化情况。
于振海金显仕李显森
关键词:黄海中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