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群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以“旅游学概论”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很显然,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但这种综合能力很难通过传统的通识教育体系实现。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探索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人才培养是自上而下的过程,首先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新和明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同时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统一,并且将这种目标落实到教学大纲的设计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最后,需要通过合理设计考评方式,围绕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测评,才能保证教学的目标—过程—考评成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一致。
- 张冠群
-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程通识教育
- 创意旅游视角下内蒙古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蒙古族“男儿三艺”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将创意旅游理念运用于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中,是实现内蒙古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理想途径。本文以内蒙古典型的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蒙古族"男儿三艺"为例,构建了对"男儿三艺"进行创意旅游开发的支持与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创意旅游产业链应根据"男儿三艺"的内容延伸至第一、二、三产业;创意旅游产品应围绕创意展示、创意空间和创意旅游三种形态展开不同水平的设计;社区融入应体现社区文化、居民及其生活的全面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和相关人员应得到相应的保护与管理,社区参与型运营方式应得到倡导。
- 宋河有张冠群长安刘正鼎
- 关键词:创意旅游
- 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视角下的社区融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创意旅游是指为让旅游者获得对目的地文化深刻体验而采取的一切创意化设计,包括创意景观与文化展示、创意空间和具有主客互动的创意活动。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离不开当地社区的融入,而社区融入体现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渗透和社区生活融入三方面。受多因素驱动,草原社区居民、家庭、社区都将融入创意旅游开发中。而创意旅游对草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 宋河有张冠群孟芳旭阿荣娜
- 关键词:创意旅游
-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为例
- 2013年
- 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其中,村民既是村寨的主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人,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依托的关键。因此,村民对于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如何引导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旅游业中去,这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有效保障村民利益的机制。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如一些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在利益分配上都存在着问题,若农村的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理顺,将直接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张冠群
-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村民
- 民族旅游场域中文旅融合的逻辑分析--基于旅游本质的再思考被引量:4
- 2022年
- 在民族旅游场域中,文旅融合的表现形式即文化旅游,故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旅游形式。通过对旅游的“体验”本质和“诗意地栖居”本质的再思考,发现两种观点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和内在关联,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明确文旅融合的逻辑。将文旅融合作为沟通二者的桥梁,是实现民族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民族旅游场域中,对于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形式,以“诗意地栖居”为始,“深刻的文化体验”为终,以始为终,可加强文旅融合的“文化性”;对于民族艺术类的文化形式,以“深刻的文化体验”为始,以“诗意地栖居”为终,以终为始,可加强文旅融合的“体验性”。民族旅游场域内“诗意”的呈现需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场域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才能让文旅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 张冠群阿荣娜宋河有
- 关键词:旅游本质诗意地栖居
- 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被引量:2
- 2013年
- 旅游业发展至今,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但对于文化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仍不明了,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文化是民族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主要特征,是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力。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一边要尽可能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可被大众理解、接受的产品和表现形态;一边要注意保护文化的生态性。只有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才能为其民族传承、旅游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张冠群
-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
- 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东道主族群符号边界变动被引量:4
- 2019年
- 族群符号边界可以展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民族旅游场域中,东道主族群通过节庆、祭祀等民族传统活动形式凸显民族符号边界;而在食宿接待和民族特色活动项目中则通过不同程度的主客互动对民族符号边界进行刻意跨越。表面上看,东道主族群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划界"和"跨界"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深入剖析发现,东道主族群在精神层面的族群符号边界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而族群符号边界的暂时性变动仅限于民族文化表层。族群符号边界变动是旅游地东道主族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的主动调适,但必须防止民族文化过度商品化和民族文化变迁加快。
- 宋河有张冠群
- 从土地流转到农地发展权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开始的.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从未停息。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家庭承包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生产力需要迫切解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中,...
- 杨振之张冠群黄葵
-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流转农地发展权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草原旅游社区参与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草原旅游实质上是依托草场,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一种民俗旅游。故而,草原上生长着的少数民族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核心吸引力。所以要开展草原文化旅游,当地的社区和牧民必须参与其中,甚至作为主体。但事实上,内蒙古草原旅游几经发展,虽然草原旅游区、接待点以及游客接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社区参与率与参与度都极低。需要对内蒙古草原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从社区理论和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创新和探索。
- 张冠群
- 关键词:草原旅游社区参与民俗旅游
- 旅游地符号感知水平与旅游体验的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从符号学视角,旅游体验的本质在于游客对旅游地符号的解读,而符号都有其意义指向,对符号的解读实际上是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过程。因此,文化旅游中旅游体验最终的质量差异体现在游客对符号意义的获得程度。基于旅游体验与符号解读的对应关系,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旅游者的符号化消费分可为感官刺激、认知构建、符号使用和再造、个人意义生成四种基本类型。依据游客对旅游地符号感知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将旅游体验分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情境融入和内化提升四个不同的层次,并且构建了二者的耦合关系。
- 张冠群
- 关键词: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