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微丸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测定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药浓度
  • 1篇液相
  • 1篇皂苷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设计
  • 1篇脂溶性
  • 1篇质谱
  • 1篇人血浆
  • 1篇人参
  • 1篇人参皂苷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思科医药集...
  • 1篇辰欣药业股份...

作者

  • 4篇张文静
  • 3篇刘建平
  • 2篇阚淑玲
  • 2篇崔妍
  • 1篇张文丽
  • 1篇胡曦丹
  • 1篇樊永庆
  • 1篇杨济昆

传媒

  • 3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制备丹参素24 h缓释微丸并研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参素含药丸芯,以尤特奇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进行流化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研究制剂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所得丹参素缓释微丸圆整度好,包衣均匀,体外达到24 h缓慢释放。家兔口服相同剂量的丹参素速释微丸和缓释微丸后,Cmax分别为(1.45±0.24)μg·mL-1和(0.67±0.13)μg·mL-1,Tmax分别为(2.00±0.30)h和(8.00±0.50)h,MRT分别为(3.50±0.25)h和(10.93±0.26)h。与丹参素速释微丸相比缓释微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28%±1.28%。结论:丹参素缓释微丸可以达到24 h缓释,以AUC为评价指标时,与丹参素速释微丸生物等效。
樊永庆杨济昆刘建平阚淑玲崔妍张文静
关键词:丹参素缓释微丸挤出滚圆药代动力学
一种液质联用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浆中达托霉素浓度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迅速、简便和准确的液质联用串联质谱方法测定人血浆中达托霉素浓度.方法:采用Zorbax SB-C18 column(100×3.0 mm I.D.,3.5μm)色谱柱,以甲醇(含0.1%甲酸)-水...
张文静胡曦丹丁楠王学彬王卓高申
关键词:达托霉素质谱高效液相血药浓度测定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采用流化床上药包衣技术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方法:选择含药层药物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为影响因素,以肠溶微丸耐酸力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肠溶微丸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上药浓度19.16%,隔离层增重17.15%,肠衣层增重66.15%,优化处方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张文静李明丽樊永庆薛晓霞阚淑玲刘建平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效应面法处方优化
人参皂苷Rb_1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b1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以人参皂苷Rb1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所得的磷脂复合物进行鉴定。测定磷脂复合物中Rb1的含量,并考察磷脂复合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人参皂苷Rb1与磷脂形成了分子型复合物。最佳制备方法的复合率为99.92%±0.14%,其中Rb1的含量在99.00%以上。磷脂复合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与原药相比均显著增加。结论:确定了人参皂苷Rb1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且其磷脂复合物明显的提高了原药的脂溶性。
崔妍张文静张文丽刘建平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磷脂复合物正交实验设计理化性质脂溶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