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利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江堤变迁:以明清时期皖江江堤为例
- 2013年
-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多,安徽沿江地带出现围湖垦殖、与水争地的高峰,沿江圩口基本联成一线。皖江圩田地处沿江洼地,为长江冲积平原,每到夏秋之际,江水暴涨,惟靠一线江堤抵御江水。安徽沿江江堤成为这一地区工农业的重要保障。随着人类不断对沿江洼地的垦殖,在抵御洪灾的过程中,皖江退建堤增多,江堤不断变迁。在江堤变迁的过程中,其对沿江的生物多样性、江面面积和水灾频率次数都带来一定的冲击。
- 房利汪志国
- 关键词:明清时期生态环境
-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被引量:8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则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并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本身及用人单位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其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 房利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
- 灾荒冲击下的农民生活状况--以近代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20年
- 近代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接连不断。灾害的发生对农村冲击最大,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生活境况。在灾害的冲击下,农村农业歉收或绝收,农民的粮食损失严重,食物严重匮乏,其生活举步维艰,时常处于入不敷出的悲惨境地,陷入高利贷剥削的深渊,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证,可见,灾荒是影响农民生活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代淮河流域,在灾荒的冲击下,灾民的生活状况之所以如此贫困和艰苦,主要在于社会和政府没有完善的应灾机制,不能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这对于今天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房利
- 关键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 非暴力沟通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关怀教育、学业和就业指导的必备素质和工作途径。非暴力沟通技术在谈心谈话中应用,提升谈心工作的成效和质量。通过分析辅导员与学生在谈心谈话过程中的冲突和问题,将非暴力沟通技术应用到辅导员与学生日常谈心工作中,有助于提升谈心谈话效果、构建师生和谐关系,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
- 何剑骅房利
- 关键词:辅导员谈心谈话
- 近代淮河流域自然灾害与地权的异动被引量:1
- 2017年
- 淮河流域历史上自然灾害极其频繁,近代以来,更是连年不断。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严重影响外,对地权的冲击则更为剧烈,它时常导致地权出现不寻常的异动现象。这种因灾害而出现的地权异动现象在淮河流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在土地价格、土地占有关系、自耕农与佃农户数等方面出现异动。
- 房利
- 关键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地权
- 灾荒冲击下的乡村社会冲突——以近代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 2017年
- 近代淮河流域,几乎连年灾荒,自然灾害在不同程度上对乡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破坏,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为了生存的需要,群体之间常引发争夺紧缺资源的社会冲突。在淮河流域,灾害引起水资源、粮食资源以及税租征收等方面的社会冲突。这几种社会冲突类型都与乡民的生计和经济收入直接相关,其社会冲突仍以经济斗争为主,是灾民求生存谋生计的无奈之举。鉴于此,灾害发生后,灾民的救灾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灾民无以为生,社会势必冲突不断。因此,灾害的有效防治和救助就成为各级政府和民间社会的重中之重。
- 房利
- 关键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社会冲突
- 晚清和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乡村生活环境的破坏——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18年
- 晚清和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较高,连年不断。这些灾害不仅对淮河流域地区乡村的水、生物、地质等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也对居住、交通、生产等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 房利
- 关键词:淮河流域生活环境自然灾害
- 新形势下高校历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2015年
- 新形势下,高校学子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出现多样化,其世界观、人生观也受到全面的挑战。作为高校的基础学科,当前高校历史教学面临一些新的困境。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要求高校历史教学必须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潮流,根据当前高校学子的群体特征,进行相应变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有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
- 房利
-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
-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江堤变迁:以明清时期皖江江堤为例
-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多,安徽沿江地带出现围湖垦殖、与水争地的高峰,沿江圩口基本联成一线。皖江圩田地处沿江洼地,为长江冲积平原,每到夏秋之际,江水暴涨,惟靠一线江堤抵御江水。安徽沿江江堤成为这一地区工农业的重要保障。随着人...
- 房利
- 关键词:明清时期生态环境
- 近代皖江地区堤防工程建设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明清以来,为使圩田免收水灾,皖江人民在围圩垦殖的同时也不断修筑堤防,致使皖江沿岸出现江堤成圈的景象.近代,皖江地区的同马大堤、无为江堤、枞阳堤坝等堤防工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筑和加固,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它的...
- 房利
- 关键词:堤防工程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