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管状预电离可调谐TEA CO_2激光器
- 2011年
-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预电离结构——管状预电离器,并将其应用于可调谐TEA CO2激光器。利用光栅选线方案,采用光栅谐振腔,实现了激光的调谐输出。在输出耦合率为50%、气压为40 kPa的条件下,10P(20),10R(20),9P(20),9R(20)四条谱线获得的最高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9.5%,9.7%,9.8%,9.8%。实现了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可调谐输出运转,测量了上述4条谱线激光输出的脉冲能量及平均功率,在输出耦合率为50%、气压为30 kPa的条件下,重复频率最高可达190 Hz,此时的10P(20),10R(20),9P(20),9R(20)四线的平均功率分别为322,321,340,338 W。
- 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王东蕾安然郑义军张阔海黄文武曾元
- 关键词:激光技术TEACO2激光器高重复频率可调谐
- 激光推进冲量耦合系数测量方法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针对测量冲量耦合系数的水平导轨法和冲击摆法,分别进行了误差计算和实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导轨测量法的相对误差(4.6%)略小于冲击摆测量法的相对误差(6.1%),其中位移参数和最大摆角的测量精度对于相对误差的影响最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冲量耦合系数均随着入射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两组数据相差在6%以内,在入射脉冲能量为3~14 J时,冲量耦合系数最高可达260 N.MW-1。
- 陈静谭荣清郑义军吉洪煦文康徐程朱玉峰
- 关键词:激光推进冲量耦合系数误差分析
- 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光栅选线TEA CO_2激光器被引量:4
- 2010年
- 研制了一种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可调谐横向激励大气压(TEA)CO2激光器。激光器采用光桥结构和折叠腔技术,输出稳定、结构紧凑。采用光栅谐振腔,实现了激光的调谐输出。激光器可输出谱线73条,波长范围为9.19~10.86μm,其中45条谱线输出能量大于2 J。对于P10(20),R10(20),P9(20),R9(20)四条谱线,获得最大的激光脉冲能量分别为5.3,5.4,5.5,5.1 J,对应的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9.6%,9.8%,10.0%,9.3%;获得的最高电-光转换效率依次为10.3%,10.7%,10.7%,10.7%。在气压为30 kPa下,激光器获得的最大比注入能量为2.626 J/(L.kPa),P9(20)谱线获得的最大比输出能量为0.205 J/(L.kPa)。测量了不同气压下的四条谱线的激光脉冲波形,输出的激光脉冲宽度值有所不同,其中R9(20)的脉冲宽度最大。测量了光束远场发散角,其值为2.6 mrad。实现了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可调谐输出,重复频率最高可达190 Hz。
- 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王东蕾曾元
- 关键词:激光器TEACO2激光器高重复频率可调谐
- 激光清洗应用于清除城市涂鸦被引量:19
- 2011年
- 探索了激光清洗去除涂鸦这一新型应用,并且针对清洗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激光能量密度对清洗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给出TEA CO2激光在不同情况下的清除涂鸦的实验数据。验证了TEA CO2激光适用于激光清除涂鸦,效果显著。实验发现,当激光能量密度为4~6 J/cm2时,去除效率最高,实验中单位能量去除的涂鸦面积超过2.5 cm2/J。分析了激光作用过程中的原理机制,得出初步结论:能量密度低于4 J/cm2时,基底和表层材料对CO2激光的吸收系数差异引发的热效应起主要作用;在最佳能量密度范围内,激光等离子体爆轰产生的力学冲击效应为主要作用机制;能量密度超过6 J/cm2时,样品表面空气被击穿,消耗大量激光能量,去除效率明显下降。
- 朱玉峰谭荣清
- 关键词:激光清洗TEACO2激光器
- 平均功率3.3kW高重复频率TEA CO_2激光器
- 2011年
- 研制了一台平均功率3.3 kW横向激励大气压(TEA)CO2激光器。激光器采用单节放电体积为5 cm×4 cm×90 cm的两节腔体串连的形式,印刷板电路预电离结构和闸流管开关放电电路,实现了激光器单脉冲能量输出,高重复频率工作。在重复频率150 Hz条件下,获得了3.3 kW平均输出功率。获得32.8 J单脉冲输出能量,电光转换效率达到15.4%。
- 文康谭荣清张阔海刘世明朱玉峰徐程王东蕾卢远添赵志龙
- 关键词:TEACO2激光器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