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春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单频
  • 1篇单频GPS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分析
  • 1篇数据处理
  • 1篇平滑滤波
  • 1篇滤波
  • 1篇抗差
  • 1篇监测系统
  • 1篇坝变形
  • 1篇GPS
  • 1篇沉降
  • 1篇沉降分析
  • 1篇大坝
  • 1篇大坝变形
  • 1篇大坝变形分析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戴吾蛟
  • 4篇李广春
  • 3篇曾凡河
  • 2篇刘斌
  • 1篇石强

传媒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时空自回归模型在大坝变形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5年
变形监测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主要是针对单点时序的分析,建立大坝位移自回归模型可实现大坝位移预测预报,但传统自回归模型都是针对单测点进行的,这意味着需要对所有的测点进行建模,将会造成大量模型冗余.而大坝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测点间的位移在空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单点自回归模型并未考虑着这种相关性,为了考虑测点间的这种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统一的模型,本文采用时空自回归方法对五强溪大坝位移监测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建立了大坝位移的时空自回归模型。通过对大坝引张线测点的建模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时空自回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对位移监测数据序列进行较好的拟合与预测。
李广春戴吾蛟杨国祥刘斌
抗差移动平均在GPS自动化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常规的加权移动平均在对GPS自动化变形监测数据序列平滑滤波时不能消除粗差的影响。为此,利用二次加权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抗差移动平均法。对模拟数据及实际GPS滑坡自动化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抗差移动平均可有效削弱粗差对平滑滤波结果的影响。
李广春戴吾蛟曾凡河
关键词:平滑滤波
三维动态趋势面模型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在趋势面拟合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时间项,建立三维动态趋势面模型,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对南沙地区GPS沉降监测网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动态趋势面模型可以反映区域沉降的整体时空变化趋势,并具有良好的时空插值效果。
李广春戴吾蛟曾凡河刘斌
关键词:地面沉降分析
单频GPS/BDS组合变形监测系统精度测试被引量:2
2016年
为测试单频GPS/BDS组合变形监测系统的精度,选择在五强溪库岸边坡环境,采用人工变形模拟位移装置进行了多组精度测试实验数据采集,并采用自主研发的GPS/BDS组合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该库岸边坡变形监测环境下,单频GPS/BDS组合变形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优于GPS、BDS单系统,其定位精度比单频GPS系统在E方向提高0.8mm,N方向提高1.2mm,U方向提高4.5mm。说明在有较多遮挡的变形监测环境中,GPS/BDS组合系统能明显改善监测精度。
石强戴吾蛟杨国祥曾凡河李广春
关键词:单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