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600例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并筛选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测评,观察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 600例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总体分布规律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较为多见,占81.33%。300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8例(2.67%)、阴虚质109例(36.33%)、阳虚质40例(13.33%)、湿热质14例(4.67%)、气郁质9例(3.0%)、血瘀质6例(2.0%)、痰湿质109例(36.33%)、特禀质0例,其中以阴虚质、痰湿质为主;3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例(1.67%)、气虚质2例(0.67%)、阴虚质76例(25.33%)、阳虚质39例(13.00%)、湿热质27例(9.00%)、气郁质2例(0.67%)、血瘀质20例(6.67%)、痰湿质129例(43.00%),其中以痰湿质为主。经χ~2检验分析,体质类型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3种体质体现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民族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中,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饮食偏咸的多于汉族,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缺乏运动人数明显高于汉族(P<0.05),说明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结论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民族患者的运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质类型。
- 陈春玲蔡涛李玉华尹胡海黄婕岳桂华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壮族汉族
- 原发性肝癌腹水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我国约有9800万乙肝携带者,其每年肝癌的发病人数约40. 2万,病死人数约37. 2万,分别占全世界总数的53. 68%和53. 34%,成为肝癌大国[1-2]。肝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肝区不适、钝痛、腹腔积液等典型症状、体征时,便已提示肝癌进入中晚期,病情发展迅猛,预后极差[3]。随着腹腔积液增加,腹腔压力上升.
- 彭波陈闯李玉华王思思韦家康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研究
- 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类,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944例高血压病病人与中医证候相关变量原始数据基础上,检查录入结果一致性后,导入SPSS 20.0统计软件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的944例高血压病病人症状进行频率描述,剔除频率百分比≤2.0%症状后,将剩余58个临床症状作为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得出聚类为7类时症状分布最明显,原始证型分类为痰湿壅盛、脾运失健、心肾失养,占21.2%;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占17.5%;气虚血瘀,占15.6%;肝火亢盛、心肾不足,占14.5%;中气不足、生化失源、水湿不化,占13.8%;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占8.9%;肾阳不足、心脾两虚,占8.6%。经过聚类分析总结后,按其所占比例排序,最终分类为7类: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肝火亢盛型、中气不足型、阴虚阳亢型、肾阳不足型。结论痰湿壅盛型在调查病人中所占比例最高,肾阳不足型所占比例最少,与病例收集所在区域地域气候可能相关。
- 卢双双张进进马晓聪李玉华陈春玲岳桂华
- 关键词:高血压聚类分析中医证型
- 基于回归分析的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联性,为从体质角度干预本病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方法: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贵港市覃塘区东龙中心卫生院及大岭中心卫生院选取1314例...
- 李玉华
-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体质
- 文献传递
- 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近年来的高血压中医体质相关文献,从中医体质的分布在高血压病上的体现,通过体质辨证来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体质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体质贯穿着高血压疾病的始终,对于临床上指导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体质在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中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在此也指出其不足并对它进行了展望。
- 李玉华陈春玲蔡涛张进进李军彭波岳桂华
- 关键词:中医体质高血压病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质与阴虚质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从痰湿质和阴虚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肾脏和心脏不同靶器官损害方面的研究进展入手,探讨两大偏颇中医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内在关系。阴虚质宜少食辛辣温燥食物,膳食上酌加补益肝肾、滋阴润燥之品,痰湿质饮食应少吃油腻之品,膳食中酌加辛温燥湿、利湿化痰之品。为从中医体质角度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提供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在临床上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李玉华李军陈春玲蔡涛岳桂华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痰湿质阴虚质中医体质中医干预
-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南膜组成的隧道系统,是蛋白质合成、折叠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内环境的稳定是实现内质网功能的基础条件,当内外环境改变,内质网功能内稳态失衡时,则会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发生。
- 陈春玲马晓聪李建橡蔡涛李玉华岳桂华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心血管疾病
- 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中医体质是指机体在气血、阴阳、经络、脏腑等基础上表现盛衰差异而形成的独有特性。体质的差异性决定了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的不同,基于中医体质理论治疗高血压,可体现中医"治未病""同病异治""因人施治"等理念。随着医学时代不断发展,当代中医体质学说不断成熟,而重视疾病的预防已成为医学研究和干预的重点。该文就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分型、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民族高血压病体质比较等作一综述。
- 陈春玲蔡涛李玉华尹胡海黄婕岳桂华
- 关键词:中医体质高血压病
- 从中医脏腑经络学说论肠道菌群被引量:6
- 2019年
- 肠道菌群被称为机体中'被遗忘的器官'。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一'被遗忘的器官'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学说之一,其与肠道微生态有相似相通之处。脏腑经络互为表里,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因此我们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魄门亦为五脏使、肾为胃之关等中医理论来探讨肠道菌群。
- 蔡涛马晓聪陈春玲李玉华尹胡海钟路岳桂华
- 关键词:肠道菌群病因病机
- 中医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从应激状态下、疾病状态下及其他研究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的研究,概述中医药对糖皮激素受体(GR)起调节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无论单味中药还是方药中的有效成分均通过干预机体内GR的水平及影响GR水平的相关因素,从而上调机体内GR的水平及抑制GR水平下降趋势。分析中医药与调节GR之间的效应关系,其效应关系是通过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及提高机体对应激状态的耐受性和增强自身免疫调节、抑制或逆转激素相关性疾病的激素抵抗现象,从而改善激素的不敏感现象。
- 李军李玉华梁爱武
- 关键词:中医药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