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媛
-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芹菜素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保护作用及机制探索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芹菜素(APG)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PG低剂量组[10 mg/(kg·d)]、APG中剂量组[20 mg/(kg·d)]、APG高剂量组[40 mg/(kg·d)],每组20只;采用腺嘌呤连续灌胃21 d的方法复制CRF模型大鼠,APG各剂量组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步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疗程28 d。测量24 h尿量、24 h尿蛋白量(Pro)及血清肾功能监测指标;称量体质量、肾脏质量并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法对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组织病变评分;测定肾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测定血清T-AOC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APG中、高剂量治疗28 d后能够有效减少CRF大鼠24 h尿量和Pro,降低血清肾功能监测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含量,提高CRF大鼠体质量、降低肾脏质量并降低肾脏指数,明显改善肾脏组织病变、降低病变评分;提高肾脏组织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血清AOPPs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血清T-AOC水平显著提高;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其中高剂量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显著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APG对CRF大鼠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G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杨杰胡亚丽杨晓媛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腺嘌呤肾脏组织肾功能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7种成分含量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麻黄-桂枝药对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桂皮酸、桂皮醇、桂皮醛、香豆素7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乙腈-含0.1%NH4Cl的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250 nm(桂皮酸、桂皮醇、桂皮醛、香豆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µL。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香豆素、桂皮醇、桂皮醛和桂皮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45.400~567.500,18.050~225.600,4.584~57.300,1.648~20.600,2.836~35.440,11.250~140.700,1.195~14.940µg/mL(r=0.9993,0.9996,0.9995,0.9997,0.9994,0.9993,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1%,98.37%,98.14%,98.21%,98.39%,98.96%,98.19%,RSD分别为0.81%,0.77%,1.02%,1.02%,1.15%,0.72%,0.94%(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测量麻黄桂枝-药对中7种成分的含量。
- 王东海汤建华杨晓媛于小纬
- 关键词:波长切换法麻黄碱伪麻黄碱桂皮酸桂皮醛
- HPLC法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测定南五味子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方法.方法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Hypersil BDSC8柱(4.6mm×150mm,5μm),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1.0mL.min-1,流动相:甲醇-0.1%醋酸(65∶35),进样量20μL.结果 HPLC测定五味子醇甲在4.950~15.43ng.μ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五味子酯甲在11.38~174.6ng.μ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9.23%,回收率的RSD分别为1.82%、2.20%(n=5).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分离效果均良好,分析快速准确,可作为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质控方法.
- 谭晓虹田嘉铭王治宝杨晓媛马宁
- 关键词:南五味子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HPLC
- 藏红花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和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调控微小RNA-139-5p(miR-139-5p)/激活转录因子4(ATF4)轴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低、中、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藏红花素+miR-139-5p抑制剂组,每组12只。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细胞凋亡率、心肌损伤指标、心力衰竭指标、炎性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心肌组织ATP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miR-139-5p、ATF4mRNA表达水平,验证miR-139-5p与ATF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藏红花素各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ATF4mRNA表达降低,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含量、SDH活性、miR-139-5p表达升高(P<0.05)。藏红花素+miR-139-5p抑制剂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藏红花素高剂量组[(22.68±3.25)%vs(11.94±1.38)%,P<0.05]。与藏红花素高剂量组比较,藏红花素+miR-139-5p抑制剂组LVEDD、LVESD、cTnI、cTnT、CK-MB、NT-proBNP、TNF-α、IL-1β、丙二醛、ATF4mRNA表达升高,LVEF、LVFS、SOD、ATP含量、SDH活性、miR-139-5p表达降低(P<0.05)。miR-139-5p与ATF4存在靶向关系。结论藏红花素可改善CHF大鼠心肌损伤及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39-5p/ATF4轴有关。
- 胡亚丽张鹏鹏冯超汤建华刘克勤杨晓媛郭宁高楚淮王蕊
- 关键词:藏红花素
- 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n BDS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在10.00 ng/μL^26.00 ng/μL范围内(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五味子酯甲在2.500 ng/μL^12.50 ng/μL范围内(r=0.999 5)线性关系良好;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100.4%,RSD分别为1.11%和1.24%(n=5)。
- 谭晓虹田嘉铭王志宝马宁杨晓媛张丹参
- 关键词:北五味子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HPLC
- 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5年
- 红花水溶性提取部分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红花黄色素(SY),其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包括红花总黄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属查尔酮类化合物。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内容甚至已经达到了分子水平。,本文就红花黄色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以及抗凝血、降血脂之功效和治疗糖尿病肾病、耐受缺氧能力和耐疲劳能力、抗炎等疗效进行综述。
- 杨晓媛任玉芳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
- 南五味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南五味子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含有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生物活性。该文对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南五味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资料。
- 谭晓虹田嘉铭杨辉杨晓媛卢金铭
- 关键词:南五味子木脂素萜类抗氧化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