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敏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虫
  • 3篇疟原虫
  • 3篇护理
  • 2篇原虫感染
  • 2篇手术
  • 2篇疟疾
  • 2篇疟原虫感染
  • 2篇恶性疟
  • 2篇恶性疟原虫
  • 1篇登革热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修补术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Α-L-...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荧光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医医...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林敏
  • 3篇陈江涛
  • 1篇陈钊
  • 1篇许秀妆
  • 1篇查广才
  • 1篇章金灿
  • 1篇程龙飞
  • 1篇钟德善
  • 1篇吴丽娥
  • 1篇李健
  • 1篇陈文权
  • 1篇陈琳玲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在登革热诊断及疗效观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在登革热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8-10月期间,选择187例登革热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两组:普通型登革热组(DF组,n=166)和重症登革热组(SDF组,n=21);同期选取非登革热发热患者和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做分别作为发热组(FEVER组,n=140)和正常对照组(CON组,n=162),比较4组受试者的入院前2 d内血清AFU含量的差异;动态连续观测SDF组患者AFU和血小板(PLT)及ALT、AST的变化趋势,探讨AFU水平跟病情发展的关系。结果:与CON组相比较,登革热患者(DF组和SDF组)的AFU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FEVER组AFU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在登革热患者群体中,SDF组AFU水平明显高于DF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FU水平与病情发展呈负相关,随着病情好转血清中AFU含量下降。结论 :血清中AFU水平在登革热的诊断上和判断病情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龙飞林敏章金灿许秀妆陈钊陈秀鑫
关键词:登革热Α-L-岩藻糖苷酶
病历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病历书写缺陷,找出对策,从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依据《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制定的评分标准,随机抽取运行和归档病案进行评分评级和缺陷检查,并对缺陷进行统计。结果 734份抽查病历的甲级病历率97.55%,达到要求,外科、运行病历的质量需提高。书写缺陷主要分布在病程记录(33.44%),缺陷项目主要为缺签名(22.86%)。结论不断完善病历质量控制,提高病历书写水平,促进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陈文权陈琳玲林敏
关键词:三级质控病历缺陷
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年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1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与传统的开腹行结、直肠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少。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利于康复。
林敏
关键词: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人类血小板因子Ⅳ水平与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疟原虫感染与血小板因子Ⅳ(PF4)的关系,为疟疾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疟疾组(122例疟疾患者)和对照组(399例正常人)的血清PF4浓度,然后对2组进行PF4均值和PF4阳性率比较。结果疟疾组的PF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疟疾组中的PF4高水平组和PF4正常水平组之间的恶性疟原虫密度的未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人类PF4水平的表达与赤道几内亚疟原虫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谢东德陈江涛陈江涛Rocio Apicante MatesaMaximo Miko Ondo ObonoCarlos Sala Ehapo李莹梁雪雁林敏
关键词:疟疾
非洲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疟原虫感染的检测方法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非洲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疟原虫检测方法的差异。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马拉博医院就诊的220例疟疾患者纳入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快速免疫法和镜检法进行检测。结果:PCR法检出率显著高于镜检法(P<0.05)。三种检测方法在虫种鉴别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可用于疟原虫感染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率优于镜检法。
陈江涛刘配芬钟德善潘雪峰钟德善Rocio Apicante MatesaMaximo Miko Ondo ObonoCarlos Sala Ehapo林敏
关键词:疟原虫疟疾荧光定量PCR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林敏吴丽娥李玉銮占琼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
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Bioko Island)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PfMSP-1)基因和裂殖子表面蛋白2(PfMSP-2)基因分型。方法从比奥科岛采集疟疾患者血样181份,用显微镜法和荧光定量PCR鉴定虫种。采用巢式PCR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PfMSP-1基因分型:181份恶性疟患者血样中有178份扩增出PfMSP-1基因片段(98.34%),其中K1、MAD20和RO33基因型片段分别为171份(94.48%)、175份(96.69%)和126份(69.61%)。混合感染率为97.24%;PfMSP-2基因分型:181份血样中有173份PfMSP-2基因片段(95.58%),其中48份(26.52%)单独扩增到3D7型基因片段,4份(2.21%)单独扩增到FC27型基因片段,混合感染率为66.85%。结论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PfMSP-1和PfMSP-2等位基因型分布范围极广。混合感染是比奥科岛疟疾的主要类型。
陈江涛李健潘雪峰Urbano Monsuy EyiRocio Apicante MatesaMaximo Miko Ondo ObonoCarlos Sala Ehapo查广才黄广黄芝秀林敏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对16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2例PICC置管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静脉炎、导管感染、堵管、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及时、规范的护理操作和准确、有效的护理指导能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林敏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