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S6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S6的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测定生防菌株FS6对人参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和菌体生长量,来确定其最适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结果]最适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酵母浸粉40 g,Mg SO_4·7H_2O_2 g,甘油10 m L,K_2HPO_42 g,H_2O 1000 m L;最优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摇瓶装液量50 m L/250m L,摇床转速160 r/min,初始p H值6.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12 h。[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FS6在最适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下,对人参立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好,为该菌株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左冰王燕王睿方淑琴卢宝慧高洁
-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细菌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
-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中霜脲氰在人参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残留检测,明确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中霜脲氰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中霜脲氰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81.37%~114.04%,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84%,相关系数0.9999符合残留检测要求。施药有效剂量为2754 g a.i./hm2时,霜脲氰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3~11.0 d,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1836、2754 g a.i./hm2,分别施药1、2次,施药间隔7 d时,采收间隔期为14、45、75 d,收获期霜脲氰在茎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854 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27 mg/kg,在鲜人参及干人参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结论]建议我国霜脲氰在人参上的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可暂定为0.1 mg/kg,每季最多使用次数1次,安全间隔期14 d。
- 闫嘉琦王睿许允成孙国刚卢宝慧王燕高洁
- 关键词:霜脲氰人参消解动态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人参中精甲霜灵的残留量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人参中精甲霜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检测条件如下:采用N-丙基乙二胺固相萃取柱(PSA),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提取时间为5 min,提取溶剂为丙酮,洗脱液为乙腈-甲苯混合溶液(体积比3∶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精甲霜灵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02 mg/kg;方法的精密度为5.63%~15.62%;准确度为78.0%~89.1%。[结论]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人参中精甲霜灵残留量的测定。
- 吕雁斌王燕王睿卢宝慧杨丽娜朴承熙高洁
- 关键词:精甲霜灵人参
- 氟菌唑在刺五加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安全使用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刺五加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及最终残留量,使氟菌唑在刺五加栽培中施药的使用更加合理和安全。[方法]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经丙酮提取样品,GPR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质谱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添加质量分数在0.005~0.050 mg/kg的范围内,氟菌唑在刺五加根、茎、叶及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2.3%~119.2%,相对标准偏差为1.4%~6.6%。其中,消解动态试验结果为施药剂量为300 ga.i./hm2时,氟菌唑在刺五加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3~21.9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说明,在生长季节施药1次,施药剂量分别为150、300 g a.i./hm2,氟菌唑在刺五加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至0.006 3 mg/kg,未检出至0.007 9 mg/kg,未检出至0.006 5 mg/kg和0.005 7~0.012 5 mg/kg,均处于安全水平。[结论]根据试验结果 ,建议我国氟菌唑在刺五加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可暂定为0.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27 d。
- 刘畅高洁闫嘉琦吕雁斌王睿
- 关键词:刺五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北五味子黑斑病的药剂防治被引量:12
- 2013年
- 摘要:生产上防治五味子黑斑病的可选择药剂种类较少,很多药剂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不明确,为此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8种杀菌剂对北五味子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并筛选出10种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环胺、腐霉利等23种药剂室内毒力较高,其Ec。值〈0.1mg/L,其次为氟硅唑等10种药剂,其E‰值为0.1~1.0mg/L。综合EC50值和Ec90值初步筛选嘧菌环胺等10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北五味子黑斑病病菌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在田间试验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中以嘧霉胺对黑斑病的防效最好,其防效高达91.52%,其次为代森锰锌、寡雄腐霉、嘧菌环胺、苯醚甲环唑、硅唑‘咪鲜胺,其对黑斑病的防效分别为82.66%、82.05%、77.19%、75.43%、81.03%,而己唑醇的防效为58.14%。
- 许伟民谢昀烨王春伟王睿白庆荣高洁
- 关键词:北五味子黑斑病杀菌剂毒力测定田间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