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122 H指数:8 供职机构: 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新疆北部暖季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21年 基于2013—2019年暖季新疆北部518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统计、归一化及其偏离程度、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等方法,研究该区短时强降水(Flash Heavy Rain,FHR)时空分布和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近7 a新疆北部FHR发生频次年变化大,2016年最多,2014年最少,前者是后者的3.9倍。(2)FHR集中发生在6—7月,6月下旬为峰值,且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峰值主要在17:00—19:00。(3)FHR发生频次集中在山脉的迎风坡和喇叭口地形附近。(4)FHR PCD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集中,阿勒泰地区最集中;PCP自伊犁河谷至天山北坡,从克拉玛依向西、向北逐渐推迟,阿勒泰地区最晚。(5)PCD伊犁河谷、天山北坡年变化呈增大的趋势,其它区域呈减小的趋势。PCP阿勒泰地区、博州、天山北坡年变化呈增大趋势,其它区域呈减小的趋势。 李博渊 赵江伟 李新豫 王勇关键词:新疆北部 短时强降水 统计特征 ECMWF细网格模式探空在阿勒泰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中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2013—2018年5—9月ECMWF细网格资料和阿勒泰地区36次短时强降水资料,用Micaps平台的模式探空模块计算T-log P图及其对流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模式探空T-log P图48 h预报时效内一致性较高(>72%),尤其是24 h预报时效内(>92%);72 h预报时效内总指数和干暖盖指数及垂直风切变、60 h预报时效内沙氏指数、48 h预报时效内风暴相对螺旋度和36 h预报时效内850与500 hPa温度差、对流温度、最大抬升指数、抬升指数以及24 h预报时效内K指数、700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差、大风指数等对流参数的3种误差均较小(<3.5),相关系数较高(>0.60),特别是沙氏指数、K指数、700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差、垂直风切变和风暴相对螺旋度的3种误差<1.5。T-log P图的一致性随时效的延长而减小,对流参数的误差随预报时效的延长变化不一致,在强对流潜势预报业务中注意订正运用。 李博渊 李博渊 赵江伟阿勒泰地区夏季高温特征及预报指标分析 2023年 利用2014—2018年阿勒泰地区7个县(市)的夏季高温天气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35℃、≥37℃和≥40℃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2014—2018年夏季高温日数最多为2015年,最少为2018年,福海县高温日最多,青河县高温日最少,7月高温日出现频率最大,≥37℃高温日主要集中在7—8月,≥40℃高温日全部集中于7月。通过分析ECWMF数值模式未来36~48 h的500 hPa位势高度、850 hPa温度、2 m温度以及海平面气压的预报结果,细化总结出6—8月≥35℃、≥37℃和≥40℃高温精细化预报指标。 王丹 赵江伟 杨温萍关键词:高温天气 新疆阿勒泰地区短时强降水流型及环境参数特征 被引量:28 2018年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简称阿勒泰地区)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常规及EC细等资料分析研究了2010-2016年5-9月45个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流型、温度对数压力(T-logP)图形态和关键物理参数,并与中国中东部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由中亚槽前型、中亚低涡型、西西伯利亚低槽(涡)型造成,前2种型6月发生最多,后者7月最多,并给出各天气型的高低空流型配置。大多数过程T-logP图温湿廓线呈上干冷下暖湿的"漏斗"状,对流层中低层或低层水汽较好,对流有效位能CAPE呈"瘦弱"的梭形,抬升凝结高度较低。总结出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前主要天气型的关键环境参数平均值和阈值;该地区大多数环境参数阈值小于中国中东部地区,说明该地区比中国中东部地区更有利于触发短时强降水的发生。 庄晓翠 赵江伟 李健丽 李博渊 谢秀琴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ECMWF细网格模式在阿勒泰地区短时强降水环境场预报中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对阿勒泰地区2013-2018年5-9月36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场预报性能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48 h预报时效内模式对海平面气压场、2 m温度场和露点温度场、10 m风场,500 hPa高度场、850 hPa温度场和比湿场及对流层风场预报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在预报业务中为首选物理量;对700 hPa相对湿度场和垂直速度场预报误差较大,且以随机误差为主,在预报业务中注意订正运用。 李博渊 李博渊 赵江伟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1954—2016年阿勒泰市春季寒潮过程频数及强度气候特征 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阿勒泰基准气候站日最低气温资料,资料长度为1954—2016年的春季(每年2月26日—5月31日),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阿勒泰市63 a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3 a来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6年春季(3—5月)阿勒泰市共发生寒潮天气过程226次,平均每年发生3.6次;3月平均每年出现1.8次,4月1.1次,5月0.7次;共有17 a为寒潮发生异常偏少年份,16 a为异常偏多年份;3月上旬和3月中旬为春季寒潮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2)春季寒潮频数以每0.1次/10 a的速率在递减;月际尺度上,3月和5月发生寒潮过程频数在递减,4月递增;年代际变化1950年代最多,2010—2016年最少。(3)春季寒潮过程持续日数在1~7 d,其中持续2 d的寒潮过程最多,占春季寒潮过程的49%;持续时间在1~3 d的寒潮过程占92%。(4)春季寒潮降温过程平均降温幅度为-12.7℃,降温幅度平均值最大在3月;最大24、48 h和72 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8.9、-12.5℃和-14.3℃。(5)春季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为-11.8℃;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距平值为-7.6℃。 博尔楠.哈不都拉 黄迆静 江远安 赵江伟 哈那提.阿依提看关键词:寒潮过程 频数 1961—2023年阿勒泰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2024年 选用阿勒泰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1—2023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通过0、5、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3年阿勒泰≥0℃、≥5℃和≥10℃界限初日均以提前趋势为主,而终日均表现出推迟的趋势,且除≥0℃界限初日和终日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余界限初终日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阿勒泰≥0℃、≥5℃和≥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均以增加趋势为主,变化倾向率分别为2.86、2.109、1.369 d/10年,只有≥0℃、≥5℃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阿勒泰≥0℃、≥5℃和≥10℃积温均以增加趋势为主,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不同界限积温增加趋势显著。 赵江伟 李敖 赵哲维 李晖关键词:积温 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特征 被引量:15 2022年 利用1981—2020年5—9月天山南坡1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 GDAS再分析资料,分析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并采用HYSPLIT模式,模拟追踪水汽源地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南坡暖季暴雨主要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500 hPa以上西南急流(气流)、700 hPa切变辐合以及天山地形辐合抬升的重叠区域。水汽主要源自中亚、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经TKAP(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南疆、北疆关键区,分别从偏西、偏南、偏北通道输入暴雨区,700 hPa以上偏西通道、以下偏北通道占主导地位,且贡献最大的是南疆关键区。源自中亚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及以下,对暴雨的贡献较大,且沿途损失较大;源自大西洋及其沿岸、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的水汽主要输送至暴雨区700 hPa以上,对暴雨的贡献较小。另外,中低层还存在源自北疆、南疆、北美洲东部、蒙古的水汽。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水汽三维精细化结构模型。 庄晓翠 李博渊 赵江伟 李建刚 张林梅关键词:暴雨过程 新疆阿勒泰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2010—2018年夏季阿勒泰地区112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8年夏季阿勒泰地区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山和沙吾尔山迎风坡、地形陡升区、喇叭口地形、戈壁和乌伦古湖交界区等复杂地形附近;发生次数年际变化大,2017年出现最多达95次,2010年出现最少为10次;极大值出现在2017年6月30日15:00哈巴河县合孜勒哈克村(37.5 mm/h),极小值出现在2015年8月9日17:00福海县工业园区(22.5 mm/h)。旬、日发生频次变化均呈单峰型,旬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日高峰值时段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9时左右);各站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为1—2 h,区域性短时强降水最长持续时间为5 h;2017年短时强降水出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强。 赵江伟 赵江伟 张云惠关键词:复杂地形 伊犁河谷暴雪过程水汽特征 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2000—2020年10月—次年4月发生的23次暴雪过程大尺度环流背景,运用HYSPLIT模式(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追踪水汽后向轨迹,定量确定了不同源地水汽输送路径及其贡献。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暴雪区位于高空西南急流轴右侧、槽前西南强锋区、低空西南急流出口区前部辐合区、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及地面冷锋附近的重叠区域。HYSPLIT模式分析表明,暴雪过程水汽主要来自地中海和黑海附近、西南亚、中亚、大西洋及其沿岸;水汽自源地出发经关键区,分别从西南(偏西)、西北(偏北)路径输入暴雪区;各路径、各源地对暴雪的贡献不同层存在较大的差异,来自中亚、西南亚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以下,地中海和黑海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加拿大等地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及以上;源自加拿大的水汽是湿地蒸发的结果,且与北美洲北部冬半年为极涡频发区有关。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伊犁河谷暴雪过程水汽输送的三维结构模型。 庄晓翠 赵江伟 李博渊 周鸿奎 李建刚关键词:伊犁河谷 暴雪过程 水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