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滆湖轮虫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研究滆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3年对该湖轮虫群落和相关环境因子按季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轮虫23属55种,富营养化指示种44种。全年优势种为:矩形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广布多肢轮虫、长肢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和前节晶囊轮虫。轮虫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820.0 ind./L和2.93 mg/L。季节上,秋季密度(3 555.0 ind./L)最高,春季生物量(6.31 mg/L)最高;空间上,南部密度(2 655.0 ind./L)最高,北部生物量(3.26 mg/L)最高。轮虫群落在季节上差异较大,而在空间上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氮和COD_(Mn)是对滆湖轮虫群落结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的非生物因子。另外,通过轮虫优势种指示种和轮虫多样性指数等参数,得出2013年滆湖营养程度为富营养水平。
- 杨洋张玮潘宏博顾琬雯郝瑞娟熊春晖王丽卿
-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水质评价
- 锯齿新米虾对Cu^(2+)和毒死蜱毒性响应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研究水生生物对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毒性的响应,研究了锯齿新米虾暴露在Cu^(2+)、毒死蜱单一溶液和毒性1:1混合溶液下的响应状况,同时采用相加指数法对混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的毒性显著高于Cu^(2+)(p<0.01);Cu^(2+)对锯齿新米虾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和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分别为1.78 mg·L^(-1)、2.40mg·L^(-1),24、48、72和96 h的LC_(50)分别为6.41、4.75、4.20和3.44 mg·L^(-1);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NOEC和LOEC分别为0.04μg·L^(-1)、0.07μg·L^(-1),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035、0.17、0.11和0.06μg·L^(-1);参考鱼类毒性分级标准,Cu^(2+)对锯齿新米虾为高毒,而毒死蜱为剧毒。混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u^(2+)和毒死蜱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2、0.45、1.86和223,即混合毒性为协同作用。通过研究锯齿新米虾对Cu^(2+)、毒死蜱单一和联合毒性的响应,可为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李典宝张玮王丽卿郝瑞娟
- 关键词:CU2+毒死蜱
- 六种淡水纤毛虫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借助活体观察和银染法对6种淡水纤毛虫(纵长板壳虫Coleps elongatus、瓜形原膜袋虫Protocyclidium citrullus、亨氏累枝虫Epistylis hentscheli、钟形钟虫Vorticella campanula、长柄球吸管虫Metacineta macrocaulis、四分锤吸管虫Tokophrya quadripatital的形态和纤毛图式进行了详尽研究。本工作首次描述了亨氏累枝虫、四分锤吸管虫、纵长板壳虫的中国种群,同时揭示了亨氏累枝虫长期未知的纤毛图式特征并给出该种类的新定义:虫体高钟形,活体大小约(100—130)μm×(60—65)μm;伸缩泡1个,腹位;大小核各1枚,大核"C"型;群体为规则对称二叉分枝;口区三片小膜均由三列动基列组成,第三小膜由三列等长的动基列组成,其终止处高于第一小膜下端;虫体前端到反口纤毛环间的银线约71—74条,反口纤毛环到帚胚间的银线约35—47条;淡水生境。此外,本研究对长柄球吸管虫、钟形钟虫、瓜形原膜袋虫进行了重新描述,补充了显微照片。
- 王丽卿郝瑞娟李雪琪潘宏博
- 关键词:纤毛虫纤毛图式形态学
- 杭州湾北岸六种淡水纤毛虫形态学研究
- 原生动物在水生微型食物网中占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是水质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鉴于近来对淡水纤毛虫分类学的研究偏少,国内相关鉴定资料较陈旧,作者于2014年10月利用人工基质法(PFU法和载玻片法)对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海洋大...
- 郝瑞娟王丽卿潘宏博